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安俐 高蕾 實習生 唐雨菡)11月29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委網信辦、市文物局、市園林綠化局主辦,中國青年網承辦的“山河永定 古韻新輝”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京舉行。媒體代表、網絡大V等實地探訪了北京大興團河行宮遺址公園,感受這片歷史古跡古韻與新生的魅力。
團河行宮遺址公園展陳。中國青年網記者高蕾 攝
團河行宮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團河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占地約333000平方米,為清代帝王到南海子游幸狩獵或到晾鷹臺閱兵駐蹕之所,是清代在南海子建造的四座行宮中最宏偉的一座。團河行宮以大小兩個湖泊為中心,建有宮墻,圍造山土,廣植松柏,并于山上湖邊建珠源寺、鏡虹亭、翠潤軒、狎鷗舫、濯月漪等十幾處樓臺亭閣,各類殿房603間,是一所景致清幽、風景秀麗的帝王行宮。團河為鳳河發源地,行宮墻內稱團河,流出墻外稱鳳河。自清末以來,團河行宮屢遭動難,先被八國聯軍洗劫,后被日本入侵拆毀。
團河行宮遺址公園。中國青年網記者高蕾 攝
解放后這里僅存翠潤軒、御碑和云隨亭,南、北側土山尚保留有古柏126棵,其余只有殘基。1985年,大興著手修復御碑亭、翠潤軒、十字房、和云隨亭等建筑,湖內清淤,山上山下植樹種花,被大興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北京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起,團河行宮開展文物修繕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宮殿區主要建筑修繕及配套工程,現文物建筑本體占地(指宮墻內及大宮門外的值房,御膳房等)約117000平方米(約175畝多地),文物單體建筑40間,建筑面積4925.25平方米。
山河永定 古韻新輝”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團河行宮遺址公園。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為推進大興區公共文化事業發展,促進文物建筑活化利用,2023年9月24日團河行宮北京南海子苑囿博物和大興區博物館對外開放,內設燕京八絕、玉器交流、北京南海子苑囿文化、大興歷史文化、御膳文化專題5大展覽,讓市民領略“皇都第一行宮”的風采。截至目前累計接待游客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