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一名參觀者正在體驗淘寶“Apple Vision Pro版”。據介紹,用戶戴上Apple Vision Pro后,可以把商品投射到現實環境中作比較,實現身臨其境的購物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拍攝
11月20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黑神話:悟空》IP的綜合展示區收到參觀者追捧,紛紛排隊體驗這款游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拍攝
11月20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一條全自動AI具身智能生產線正在運行,吸引參觀者駐足觀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拍攝
11月20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一名參觀者用指尖輕輕觸碰一臺智能仿生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拍攝
11月20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一款小型機器狗被參觀者圍觀拍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拍攝
11月20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一名參觀者正在體驗“AI中醫把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嘉碩拍攝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以下簡稱“烏鎮峰會”)開啟“下一個十年”,人工智能(AI)站上了絕對的“C”位。
AI已無所不在。從2024年烏鎮峰會上的各類AI產品、應用來看,AI的觸角既伸到了飛碟狀電動載人飛行器里,也下沉到了田間一顆種子成長進程的監測,過去10年,烏鎮峰會的許多成果,已經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11月22日,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在烏鎮峰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說:“本屆峰會實現了‘下一個十年’的高規格、高水平、高標準開局和精彩亮相。”
站在新起點上,面向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十年”,人們在期待AI大發展,也在守望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
開啟邁向智能化時代的全新紀元
AI是當前全球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并在持續賦能千行百業,重塑世界。這是烏鎮峰會上嘉賓們關于AI發展的共識。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進,具身智能、類腦智能等多條技術路線快速發展,激發全球科技之變、產業之變、時代之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烏鎮峰會上表示,將圍繞算力、算法、數據等底座技術加大創新攻關力度,推進軟硬件適配,構建從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再到大模型的全棧式產業鏈,加快大模型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
當前,我國生成式AI發展迅速。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份,我國生成式AI服務大模型的注冊用戶已超過6億。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崧在烏鎮峰會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上表示,以生成式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加速迭代演進,開啟了人類社會邁向智能化時代的全新紀元。
作為烏鎮峰會的“全勤生”,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提到,互聯網下一個5-10年的方向非常清楚,就是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未來,AI大模型會“席卷”所有行業,重塑所有行業,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驅動引擎。
周鴻祎認為,當前,中國大模型產業已躋身全球領先行列。中國大模型產業在算力芯片和數據上仍面臨一定限制,因此要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今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聚集了諸多互聯網“黑科技”,現場就有40余個大模型及垂直模型、10余個機器人,還有載人飛碟等低空飛行器,令人目不暇接。有人說,在這里可以遇見“創新之光”。
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王欣也注意到,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眾多垂直領域的AI應用呈“百花齊放”的態勢。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AI技術正逐漸從通用型向更加專業化、垂直化的方向發展。AI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也日益緊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并且隨著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技術不斷進步,AI在特定任務上的表現越來越接近甚至超過人類水平,這使得AI能在更多領域落地。
“混合AI是AI的未來。”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錢堃表示,AI技術是引領這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技術,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云端、邊緣云和終端側協同運行AI,有助于實現更加強大、高效、普及的應用,為各行各業帶來全新機遇,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乘數效應”。
錢堃表示,混合AI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可靠、低時延、端到云的連接,這也使得5G技術對于使用AI工具和應用的消費者和企業至關重要。據他觀察,在工業制造領域,5G和AI的融合帶來了智能化的飛躍。“5G與AI的協同發展,正在釋放數字時代的巨大潛能,為新質生產力的創新發展提供動力。”
中國是全球5G發展、應用和創新的領跑者之一。11月21日,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寫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升級,多項指標居全球前列,5G、數字算力、數字技術和創新能力等世界領先。其中,5G網絡建設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規模為全球最大。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首席執行官洪曜莊關注到,“AI+5G”正在賦能千行百業,尤其是在中國,運營商在推動新商業模式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5G技術已經廣泛地擴展到中國的各個垂直行業。
面向未來,洪曜莊認為,要把握“AI+5G”的機遇,需要聚焦3個關鍵領域:投資、創新和合作。在他看來,5G網絡、5G-A(5G-Advanced即升級版的5G網絡)及其所支持的技術有機會進一步改變數字經濟,使更多人從中受益。他說:“未來,我們預計將看到新一輪的5G投資,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先驅性市場。”
“人類正處于技術變革的關鍵時刻,一個決定未來發展的重要關口。”洪曜莊認為,在智能互聯的時代,解決人們面臨的痛點,需要越來越復雜多元的解決方案,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是共同合作和共同創新。
全球共拓AI發展與治理的美好未來
AI發展的巨大機遇背后也蘊藏著巨大挑戰。安全風險、能耗大、數字鴻溝等成為AI前進中必須直面的問題。
今年是周鴻祎第十一年站在烏鎮峰會的演講臺上,過去10年,每次烏鎮峰會他都會談論網絡安全,今年也不例外。他說,AI的應用場景十分廣闊,更要重視安全問題,尤其是要看到大模型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安全作為保障,智能化的發展無從談起”。
“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已經來臨,前沿技術的秀場大幕已經徐徐拉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關村實驗室主任吳建平指出,統籌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安全,需多方合作,建立安全體系架構、攻克關鍵防護技術,確保技術迭代創新的同時做到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治理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獨善其身。封閉發展,故步自封,只會被時代發展的潮流所拋棄。”吳建平談到,要推動人工智能治理國際合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理念,加大國際治理參與力度,促進技術、標準、最佳實踐共享,為建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機制貢獻中國方案,確保發展過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
思科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CEO黃志明也談到合作問題。他說,目前,AI技術在網絡安全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戰。“黑客是沒有國界分別的,我們怎么能夠在所謂‘魔高一尺’的情況下,做到‘道高一丈’呢?這需要全球通力合作。”
AI在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能耗問題。對此,黃志明表示,要讓AI成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不是環境的負擔。“我們相信緊密而有建設性的國際合作,將在可持續發展、安全和技術標準制定等領域,幫助人工智能以更穩健、更可持續的方式賦能全球數字經濟的長遠發展。”
隨著AI發展不斷向前邁進,一些地區的“數字鴻溝”及“智能鴻溝”現象日益凸顯。
在烏鎮峰會上,土耳其經濟與外交政策中心總裁尤塞爾·薩巴茲指出,當前,新興市場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是西方的數據和標準主導了當前的AI模型,讓新興市場國家在數字經濟時代處于不利地位。例如,當前比較流行的大模型訓練語言多為英語,這限制了非英語語境下大型語言模型的有效性,在土耳其語語境下,該大模型的使用效果不佳。他認為,這些新興市場不應該依賴西方現有的中心化AI模型,“所以我們要用自己的語言開發適合本國的AI系統,這對于我們的數字獨立和韌性至關重要”。
薩巴茲希望,在發展AI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差異化、多樣化的訴求,增強對少數群體、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包容性,推動AI向平等包容的方向發展。同時,全球加強合作,推動數字化轉型,攜手建設一個平等、包容的數字世界。
一個可喜的變化是,AI等新技術正在一些“觸網”慢、“觸網”難的國家“生根”。
湯加是一個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島嶼國家,同諸多島嶼國家一樣,這里面臨著地理隔離和資源有限的挑戰,它也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
湯加信息通信部首席執行官阿卡烏奧拉表示,在日益互聯的世界中,湯加正努力利用AI等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他說,互聯網是強大的發展工具,人們能利用互聯網與世界連接,還能利用它彌合教育、醫療保健和經濟機會方面的差距。
廣闊的數字空間是青年大有可為之地
身處澎湃的AI浪潮中,年輕人不僅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希望把握機會去創造更燦爛的未來。
“廣闊的數字空間,正是青年大有可為之地。”任賢良表示,在AI等諸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青年一代都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正在發揮獨特且關鍵的作用。青年一代擁有無與倫比的資源與稟賦,有著最充沛的活力、最敏銳的洞察力、最無畏的創新精神,是國家的未來,世界的希望,是創新、安全和包容的數字未來的建設者和守護者。
事實上,全球不少青年已經投身AI創新創造的“大潮”中,參與全球AI治理,并利用AI彌合“數字鴻溝”等。
“作為青年,我們不僅僅是展望變革,也需要通過我們的熱情和行動積極促進變革。”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主席蘇萬煥希望,借助AI技術為印度的青年、兒童和學生群體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蘇萬煥說,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領袖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能力,克服擺在面前的挑戰,從小而穩的行動中慢慢開始,建立協作、互相尊重和形成共識。
蘇萬煥是烏鎮峰會的“老人”,這是他第六次來這里。在烏鎮峰會上,他感受到思想的激蕩,青年在這里建立伙伴關系,共同塑造數字未來。蘇萬煥還看到,中國致力于技術創新,特別是在人工智能、5G、網絡安全方面,為世界樹立了榜樣。中國聚焦數字治理、數字安全、基礎設施的發展,這也向世界展現了一個大國是如何致力于塑造自己的數字未來的。
當下的世界需要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蘇萬煥高興地看到,中國正在努力創建一個公平公正的人工智能發展模式。他呼吁印中兩國青年加強合作,推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發展,讓技術成果更廣泛地惠及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地區。
“為了進一步凝聚共識,呼吁更多青年行動起來,建設一個更加普惠繁榮、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我們共同起草了‘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青年領軍者倡議’。”中國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高級工程師、2024年全球青年領軍者徐原表示,針對此倡議,全球青年領軍者社群提供了1萬字的意見建議,并對草案進行了修改審定。
11月21日,徐原在烏鎮峰會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上主持發布了“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青年領軍者倡議”。其中提到,“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鼓勵所有的青年加入數字化浪潮,推動知識的分享和發展。我們希望能夠打造開放的研究空間,讓人人共享我們的發展成果,比如人工智能、區塊鏈、大規模的數字技術等”。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