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博,一起來!向前進,博青春!”近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志愿者上崗宣誓儀式暨志愿者臨時黨、團組織成立儀式舉行,3488名“小葉子”志愿者莊嚴嘹亮的青春誓言彰顯新一代中國青年的堅定與赤誠。
團上海市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屆“小葉子”來自全市43所高校,其中,中共黨員(含中共預備黨員)670人,共青團員2402人,黨、團員占比88.1%;有進博會志愿者服務經歷的共564人。
過去6年,3萬余名“小葉子”志愿者在進博會上提供一流服務,展現一流形象,“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一批批“小葉子”中傳承發揚,贏得了中外嘉賓和社會各界的肯定。
第七屆進博會將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小葉子”們繼續“閃耀”進博會,在引導咨詢、展會注冊管理、嘉賓聯絡接待、新聞宣傳輔助、交易數據統計、信息化輔助、迎送輔助保障、行政輔助保障、醫療衛生輔助等九大類165種崗位上發光發熱。
多項培訓為小葉子“充電”
第七屆進博會進入倒計時,經過報名選拔出來的“小葉子”正接受校級、市級培訓和崗位實訓,充足“電量”,以勝任志愿崗位。
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每天都有“小葉子”用巡館、打卡等方式,提升對場館和崗位的熟悉程度。今年,團上海市委志愿者服務保障組參與組織了數千名志愿者的集中培訓工作,針對場館內復雜空間和部分崗位特殊要求,開展場館定向實訓和專項演練。
10月31日下午,在國展中心隨處都能遇到手持工作手冊、跟隨帶教老師巡館的“小葉子”。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處的志愿者也在緊鑼密鼓地走位彩排、熟悉流程。
在復旦大學82名分論壇“小葉子”中,彭梟瀚負責現場指引嘉賓入場。讀大一的他在今年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師生訪華期間擔任過主持人、校長翻譯志愿者。他希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外語優勢,服務更多外國展商。
此前,志愿者已在校內接受了基礎培訓。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大二學生蔣曉珺參加了4次校內培訓,“比如引導手勢要標準,動作要干凈利落大方”。蔣曉珺說,雖然自己第一次當“小葉子”,但結合工作崗位,對照工作手冊,要爭取做到有問必答。
從各高校選拔出來的“小葉子”們,還收到了貼心的服務保障裝備。10月29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為80名進博會志愿者舉行了出征儀式,還為大家發放了進博會專屬“小花梨”文創產品,包括定制登山包、充電寶、可收納頸枕以及多款志愿者專屬徽章等。
“小葉子”來自五湖四海
“我現在的心情可以說既興奮又緊張。很榮幸能夠代表交大醫學院,同時也代表澳門‘小葉子’在志愿者上崗宣誓儀式中領誓。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參加進博會讓我感受到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在志愿者上崗宣誓儀式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志愿者黃凱欣說。
當被問到對進博會志愿服務的期待時,黃凱說:“進博會是我們國家和世界各國合作貿易的橋梁,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平臺。我在為世界各地賓客提供幫助時,能親身感受文化的交融互動,這一定會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志愿者中,還有一名來自塞爾維亞的留學生趙麗。趙麗學習的是英漢翻譯專業,她想成為鞏固中塞鐵桿友誼的一顆螺絲釘,“在參與進博、服務進博的過程中,讓更多人了解塞爾維亞的文化,也將我了解到的中國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塞爾維亞最大進口國、第二大貿易伙伴。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塞爾維亞連續6年派團參展,在第六屆進博會上更是首次以主賓國的身份參會。趙麗相信,今年她的家鄉會帶著更多充滿特色的展品來到中國,借助進博會的舞臺向世界展現一個更多元的塞爾維亞。
作為國家展展區的志愿者,趙麗主要負責相關聯絡工作。去年,她曾作為塞爾維亞國家館的專業翻譯,為中塞兩國大型企業的經貿洽談提供高水準同聲翻譯。她對今年的進博會期待滿滿,“去年我是自己一個人坐地鐵去的場館,不免覺得有些孤單。但今年我和很多新朋友穿上統一的志愿者服裝,一起坐大巴去場館,為進博會提供志愿服務,這讓我覺得很有歸屬感”。
來自日本的留學生園美奈正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讀大三,她告訴記者,她曾在參觀上海世博會時得到了志愿者的幫助,因此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幫助別人。
“我會全力以赴完成好志愿服務工作,也會享受在進博會的時光。”在園美奈看來,擔任進博會志愿者是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希望通過進博會拓寬視野,認識更多人,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東西”。
志愿服務是一種生活態度
對很多“小葉子”來說,參加志愿服務是為了幫助他人、實現自我價值,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志愿者許婧怡不久前結束了巴黎奧運會的志愿服務。當時,有人得知許婧怡來自上海后,便主動和她聊起了進博會,“那個時候我就和他們說,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做過進博會志愿者,今年我也想去”。如今,許婧怡如愿成為一名“小葉子”,她希望帶動更多志愿者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服務,“巴黎奧運會期間,志愿者從青年到老年人都有,每個人的勤懇服務都讓我感受到志愿服務不單單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更是一種擰成一股繩的集體觀念的表現”。
跟許婧怡一樣,許多“小葉子”參加過多次志愿服務。
共青團復旦大學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由82名優秀學生組成的第七屆進博會復旦大學志愿服務隊是從全校近600名報名學生中選拔出來的。2021級法學院本科生、新疆姑娘艾克旦·阿吉是第二次參加進博會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她想要記錄一些瞬間,“明年支教時帶給我的學生看”。
陳璐瑀是計算機技術與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曾4次參加進博會志愿者工作,對她而言每年都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她說:“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在進博會上了解最新技術和社會需求,幫助自己更好規劃科研目標。今年我打算用經驗來幫助‘新葉子’們。未來,只要能騰出時間,我會一直堅持參與志愿服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