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日,法國巴黎,巴黎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國選手楊家玉第一個沖線。當日,巴黎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在埃菲爾鐵塔附近的特羅卡德羅廣場舉行,楊家玉以1小時25分54秒的成績奪冠。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本報巴黎8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等了8年,楊家玉等到自己的花期。2016年里約奧運會,作為替補在賽場邊感受過奧運會氛圍,楊家玉心里就種下一顆種子,“我想以正式隊員的身份參加奧運會,甚至爭金奪銀”。今天,在巴黎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決賽中,楊家玉以1小時25分54秒的成績強勢奪金,實現了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和世界紀錄于一身的“大滿貫”,綻放巴黎。
競走堪稱中國田徑的王牌項目,本場比賽前,中國田徑迄今所獲的11枚奧運金牌中,有6枚來自競走項目。楊家玉初登奧運會賽場時,正值中國女子競走的鼎盛時期,當時她剛升級至成年賽,一次在全國競走大獎賽(黃山站)暨奧運會選拔賽上的驚艷亮相,讓她初出茅廬就拿到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券,小將的實力可見一斑。
但悍將如云,缺乏大賽經驗的“天才少女”只能以替補身份見證前輩劉虹和呂秀芝登上領獎臺。震撼和遺憾交織,楊家玉決心在世界優秀運動員云集的賽事中,用實力去證明自己。她訓練極為刻苦,很快,便牢牢抓住了2017年田徑世錦賽的機會,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可事情并未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低谷隨之而來。2019年田徑世錦賽,楊家玉被罰出場,無緣決賽;2020年東京奧運會,她因領到第三張紅卡被罰停兩分鐘,直接退出了金牌的爭奪。“當時,我對自己的期望很大,沒想到最后關鍵時刻跟獎牌失之交臂。”楊家玉透露,積攢了多年的遺憾化成動力,讓她在巴黎奧運會上“鉚足了勁”。
這些年,波動起伏的不僅是楊家玉的命運,還有中國競走的發展曲線。東京奧運會上,折戟的不止楊家玉,中國男女競走雙雙遭遇滑鐵盧,女子方面,劉虹、切陽什姐兩位奧運冠軍搭檔楊家玉一起出戰,最后僅有劉虹一人獲得銅牌,男子方面則無緣獎牌。
此后,中國競走優勢不再,即便實力更強的女子競走,在2022年世錦賽中也無緣金牌,2023年世錦賽最好成績僅列第七位。過去一年,中國競走不斷在大賽中找差距、補短板,逐漸找回女子競走的集團優勢。
在今天的比賽中,37歲的老將劉虹五戰奧運,攜楊家玉、馬振霞出戰。比賽一開始,楊家玉就采取領走戰術,5公里過后,她便取得絕對優勢,開始獨自領走,13公里計時點,她已經領先第二集團達44秒,這種一馬當先的狀態被保留到最后,“從頭到尾都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得很自信”。但楊家玉心里也發緊,“賽場上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一直到撞線的時候,我才確認這枚金牌是我的”。
“我一直都在失敗中去總結、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此,在這場對楊家玉至關重要的比賽中,教練把戰術布置權交給了她,“讓我放開走,根據狀態臨場發揮”。楊家玉自信地接過教練授予的“指揮棒”,“我在場上所有的信念都來自備戰,只要我準備充分,我就有信心。”她坦言,過去兩三年,多重挫折和年齡增長讓她遇到了瓶頸,但短暫調休后,她跟隨新外教帕特里西奧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這次備戰可能是我有史以來練得最好的一次”。
由于巴黎今晨突降暴雨,女子競走項目從當地時間9時30分推遲至9時50分舉行,太陽很快掛上天際,越臨近沖刺時間,升高的氣溫越考驗運動員。但楊家玉并未受到影響,她透露,為了避免重蹈東京奧運會的覆轍,備戰時專門針對炎熱天氣進行訓練,“我們在意大利備戰,羅馬的天氣比巴黎更熱”。
這一次,似乎沒有什么困難再能阻擋楊家玉,因為對她來說,這場勝利已經等待了太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