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鄧雅文在比賽中。當日,在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決賽中,中國選手鄧雅文獲得冠軍。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本報巴黎7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璇)當地時間7月31日,巴黎奧運會女子自由式小輪車公園賽決賽中,19歲的鄧雅文和20歲的孫佳琪代表中國隊出戰,最終,鄧雅文以92.6分的高分奪得金牌,為中國自由式小輪車項目取得奧運金牌零的突破。
自由式小輪車于2020年東京奧運會首次亮相奧運賽場,當時,中國男女隊都未能獲得該項目參賽資格。進入巴黎奧運周期,中國女隊實力飛速提升,本屆奧運會已升至世界第一集團。
相較于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項目在參賽人數上從男、女各9名選手增至各12名,經過資格賽選拔,最終有9名選手進入決賽,根據兩輪比拼,取兩輪的最高分計算名次。
資格賽中,鄧雅文和孫佳琪分別以預賽第二和第三晉級決賽。決賽中,各國選手失誤不斷,奪金熱門、美國選手漢娜兩套動作都出現失誤,僅獲第八,孫佳琪同樣出現失誤,無緣獎牌。鄧雅文成為首輪發揮最穩健的選手,以92.5分的高分位居榜首,是全場唯一超過90分的選手。“誰面臨大賽不緊張呢,尤其是像我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我們可能比漢娜的壓力更大。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去做有難度的動作挑戰自己。”第二輪,鄧雅文又加入了兩個更高難度的動作,且高質量完成,以92.6分的成績奪得冠軍。
“好神奇,我也站上了奧運舞臺。”鄧雅文坦言,自己打小練體育,最初的目的只是強身健體,“我沒想過能進省隊、國家隊,更沒想過成為奧運冠軍。”這樣的轉變和一個選擇有關。
自2017年國際奧委會宣布自由式小輪車進入奧運會后,這個備受年輕人喜愛的項目于2018年開始在中國建隊。“當時我們對這個項目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式。”中國BMX自由式小輪車國家隊主教練吳丹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邀請國際專家的同時,隊伍也在選拔一批適合這個項目的選手,“性格外向,敢于冒險”,有了這種性格底色,練習自由式小輪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鄧雅文就是其中之一,加入小輪車隊前,她還是一名田徑選手。8歲進入瀘州市業余體校田徑隊訓練,跑、跳、投,幾乎每一個小項都會進行嘗試。2017年寒假,她得到了四川省田徑隊標槍項目的訓練機會,可在準備收拾行李去標槍隊時,“家里打電話,說讓我去成都,練小輪車”。
一開始,和小輪車的接觸讓鄧雅文產生了興趣,但隨著上道具,需要騎車從高處往下滑行時,恐懼感迅速襲來,“很害怕,每天都會哭,但哭完了還要接著練”。隨著用每次摔跤換來的難度動作解鎖、滯空時俯瞰地面的感覺,鄧雅文漸漸學會享受這項運動,“對于那個年齡段的我,不管轉沒轉項,都會是很棒的決定,我要感謝自己的是,一直以來對這個項目始終初心不改。”
“鄧雅文不算條件最好的選手,但她總能靜下心來學習,沉淀自己。”吳丹表示,目前在隊里所有的運動員中,鄧雅文是技術最全面、最用心、最認真的,更重要的是,雖然年紀不大,但她在賽場經歷過很多挫折,“這些起起落落,對她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才會讓她在今天的奧運會賽場能直面壓力。”吳丹眼中的鄧雅文,“遇到困難從來不躲避”。
為了幫助運動員迅速成長,國家隊通過聘請高水平外教、參加國內外高水平比賽、長期關注自由式小輪車國際發展趨勢,營造了良好的訓練環境。幾位跨界跨項“從零開始”的小將開始嶄露頭角,近年已經在國際賽事的競爭中呈現集團優勢。
“中國隊幾個女孩都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傷病,但她們都很頑強,即便面對讓她們感到害怕的技巧,也會努力去嘗試,我有理由相信,她們有能力去爭取奧運獎牌,甚至金牌。”賽前,中國BMX自由式小輪車國家隊外教丹尼爾·德爾斯就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以鄧雅文為代表的幾個中國女孩總是特別努力,這讓他的教練意圖總是能很快實現。
作為東京奧運會銀牌得主,德爾斯從2023年受聘為中國國家隊教練。“他會幫我們規避掉很多片面、錯誤的臨場反應,在技術動作和線路編排上,他不會讓我們困在一個難度動作里,而是去專注完成自己一整輪的動作。”鄧雅文說。
頒獎儀式前,鄧雅文專門戴上了一支白色的發簪,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這是自己拿第一個世界冠軍前一天戴的簪子,“不知道為什么,今天又出現在我的行李中”,一個突如其來的巧合戳中了她,“我決定戴上它,它很中國,適合奧運會”。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