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釋放青年發展新機遇 在筑夢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挺膺擔當
發稿時間:2024-03-12 06:01:00 作者:王鑫昕 胡春艷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90后全國人大代表師延財帶著文創紀念品來參加今年全國兩會,那是以他為原型做成的核島檢修工IP形象。他為自己是一名大國核工業的檢修工而自豪。
來自大涼山的全國人大代表吉列子日則穿上了彝族風情的民族服飾,臉上洋溢著青春與自信。這名29歲的村支書正帶領家鄉父老把“懸崖村”建成“幸福村”。
全國政協委員明東率領一支平均年齡35歲的青年科研團隊,正在向科技“無人區”——腦機接口領域發起沖鋒。在他看來,年輕人正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的中堅力量。
全國兩會上,年輕的代表委員們履行職責使命,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把基層青年的期盼與希冀帶上兩會。兩會之后再出發,他們以昂揚的姿態踔厲奮發,團結帶領更多青年,在筑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上共繪新圖景,挺膺擔當,勇毅前行。
在鄉村振興之路上奮發有為
“幸福與否在雙手,溫暖與否看太陽!
3月11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集體采訪活動中,來自西藏的全國人大代表扎西江村分享了當地的一句諺語,生動勾勒了他所在的西藏隆子縣斗玉珞巴民族鄉走出的致富之道。
這名來自基層的年輕干部講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白瑪卓嘎一家三口人在村里開了一個小商店,妹妹還學了挖掘機技術,靠黨的好政策和勤勞的雙手,把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扎西江村說,自己會把全國兩會的精神帶回去,繼續鉚足干勁,開拓進取,做幸福家園的守護者、建設者。
在中國廣袤的鄉村,越來越多和扎西江村一樣的年輕帶頭人,在鄉村振興之路上奮發有為。
作為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志菊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90后全國人大代表張志菊成了家鄉種養殖業的帶頭人。合作社帶動了1000多戶養殖戶,開展“志菊7號”有機土雞的養殖,一年銷售4萬多只雞,為村民創造了不少經濟收入。
“鄉村振興一半靠情懷,一半靠智慧。”張志菊由衷地說。如今,她被鄉親們視為致富帶頭人。
遠在大涼山深處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拉果鄉阿布洛哈村,在2020年通村公路修通后,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曾經遺世孤懸的“懸崖村”和世界連通了。
1995年出生的全國人大代表吉列子日是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走出大山”的他又帶著知識與拼勁“逆行”回家鄉,帶領大家一起奔日子。
他爭取各種資源,從山上引水用于灌溉,基礎設施完善后,他又帶領村民種植臍橙、養殖黑山羊,F在,他正在嘗試把“懸崖村”壯美的風光開發成旅游資源,打造民宿、露營等新業態。
“等、靠、要不是辦法。”這名年輕的村支書解鎖“懸崖村”發展密碼時說,“有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村民同心協力的努力奮斗,形成‘造血’功能,大家的腰包才能鼓起來!
在推動新質生產力中成為中堅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的熱詞,青年擔當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時不我待。
過去這些年,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專委會副主任、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帶著一支青年科研團隊,向科技“無人區”——腦機接口領域不斷進發。
“腦機接口作為塑造未來產業的顛覆性技術,是實現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融合的關鍵,是完整覆蓋‘四個面向’的新質生產力代表!泵鳀|說。
作為國內最先從事神經工程領域研究的團隊之一,他率領的神經工程團隊研發出包含“基礎元器件-關鍵芯片-開源軟件平臺-核心算法-腦機智能交互裝備”在內的高性能無創腦-機接口技術體系,在重大科研攻關中涌現出多名優秀青年科學家、企業實干家。
在明東看來,當前30歲至40歲的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促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他們作為支撐我國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會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當聽到“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制取得長足進展”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能大師、中核檢修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專家師延財非常開心,“我做的就是核電檢維修領域的焊接”。
隨著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迭代,制造業不斷升級,這對高素質產業工人提出更高要求!按髧そ、高技能人才培養對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至關重要。”師延財說。
全國兩會上,師延財為國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建言獻策。他認為應該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讓更多年輕人接受職業教育、提升職業技能。
自身的成長經歷讓他相信,這是一個人人都有機會施展才華的時代。如今他會到一些職業院校給學生講述自己的奮斗經歷,告訴他們技能報國大有可為,只要肯努力、踏實肯干,就能一步步實現人生理想。
兩會釋放年輕人干事創業新機遇
高大威武的全國人大代表、空軍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高中強在兩會“代表通道”上亮相,一番鏗鏘話語,令人感受到飛行員守衛國家藍天的責任和使命。
作為一名“金頭盔”飛行員,高中強執行過30多次戰訓任務。2023年,他曾駕駛殲-20執行為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任務。
現在,這名80后飛行員率領著更年輕的飛行員把青春和夢想融入強軍事業中,如同一群翱翔天空的雄鷹,在強軍道路上奮力跑出加速度。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煤焦化公司西來峰焦化廠煉焦二車間黨支部副書記吳英,則把在田間地頭“接地氣、冒熱氣”的調研帶到了全國兩會上。
吳英發揮自身多年從事焦化行業的經驗,在所調研地區推廣介紹可降解塑料,從源頭為農田“清肺通絡”,有效治理白色污染。全國兩會上,她提交了關于支持可降解材料制品推廣應用的建議,推動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產、使用、回收處理循環利用產業鏈,共同做好美麗中國、綠色發展這篇大文章。
1992年出生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新海街道海連社區黨委書記李肖娜在社區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3年大學畢業時,李肖娜想成為一名教師。她邊工作邊備考時,來到社區,成為一名工作人員。熟悉基層后,她發現社區工作忙碌而充實,同樣是干事創業的大舞臺。
一路走來,細數小區變化以及和居民結下的情感,李肖娜很有成就感。她認為,中國式現代化之路要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就是跟著老百姓的需求走,把社區基層的資源盤活,暢通社區、居民、物業溝通渠道,提高辦事效率。
令年輕代表、委員深感振奮的是,今年全國兩會釋放了更多屬于年輕人的新機遇。
李肖娜期待更多青年加入基層治理現代化實踐中。“這些年輕人有知識有見識,不怕吃苦,踏實肯干,能在社區創造性地完成工作,創造性地為群眾提供服務,他們能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實現自身價值。”李肖娜說。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
師延財很受鼓舞,感慨道,現在是尊重勞動、尊重人才的好時代!拔矣泻腹み@門手藝,在高技能人才聚集的核工業,技藝精湛大家都會給你豎大拇指,就會受到尊重。”
從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到綠色發展、社會服務,再到衛國戍邊,新時代青年立足本職崗位,奮發圖強,挺膺擔當,正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偉業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胡春艷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