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閩景委員:創新沒有天選之子,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
發稿時間:2024-03-10 09:3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秦珍子)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總被前來參觀的孩子家長問,什么樣的孩子才能成為大科學家。今天上午,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上,倪閩景再一次回答了這個問題:“創新沒有天選之子,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
他說,有的孩子很聰明,有的孩子看上去也許笨笨的,但無論考試成績好壞,只要擁有三個特質,就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第一是自主,有行動力;第二是對某個領域特別感興趣,很鉆研;第三是有韌性,能堅持。
倪閩景說,未來,在人工智能發展的背景下,全球的科學教育正朝著創新去轉向,要培養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不要光做習題,“在黑板上做實驗”,用雙手去探究自然,才是科學應該有的樣子。
倪閩景舉起手,在通道現場帶著大家做了一個小實驗。“把食指和中指交叉去摸鼻子,感覺到兩個鼻子,原因你一定很好奇。”他說,“發現現象、產生問題,就是科學研究的開始。”
他說,孩子打一場籃球、練一次合唱,都在塑造多樣性的大腦;孩子把家里電器拆了,我們應該高興。他倡導家長,不要只讓女孩子玩洋娃娃,從小就給她科學玩具。
“科學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萬物皆可研究。”倪閩景說,“每一塊泥土、每一朵鮮花、每一片晴朗的夜空都是我們科學探索的好機會。”
今年兩會期間,倪閩景曾對媒體表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并非選拔,而是呵護、尊重。“要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保護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他認為,教育多樣化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本質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