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午12點30分許,當回答完第9位記者的提問,新疆代表團宣布此次開放團組活動結束時,現場的中外媒體記者仍遲遲不肯離去。
這場時長超過兩個半小時的開放團組活動,吸引了64家媒體125名境內外媒體記者,其中外媒及港澳記者42名。
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新疆代表團,3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面向中外記者舉行開放團組活動。(新疆代表團供圖)
持續時長超出預期,到場媒體人數超出預期,現場的“熱度”凸顯海內外媒體對新疆發展的關注。
透過兩會這扇窗口,世界看到了一個開放奮進、活力滿滿的新疆。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新疆累計與19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合作,締結國際友好城市51對,與19個國家的23個城市實現通航,培養95個國家近1.2萬名留學生;2023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45.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48.3%……
3月7日上午,中外記者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疆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新華社記者韓潔 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代表用一組數據告訴現場記者:今天的新疆,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突破,正在高質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積極打造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開放的新疆,向世界展現了一幅多元文化交融的美麗畫卷。
人民大會堂新疆廳門口,新疆代表團精心準備的新疆桑皮紙書簽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受到中外記者歡迎。
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并向中外記者展示新疆桑皮紙書簽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新疆代表團供圖)
走向世界的新疆,如何傳承保護好傳統文化?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護、傳承和發展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新疆藝術劇院木卡姆藝術團團長地力下提·帕爾哈提代表說,黨和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曾經一度瀕臨失傳的木卡姆藝術,在各民族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煥發生機。
“我所在的新疆藝術劇院木卡姆藝術團成立以來,演出足跡遍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向世人展示了木卡姆藝術的獨特魅力,這正是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豐碩成果的見證。”地力下提說。
文化交流互鑒,是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國際傳播能力。
今年新疆地方兩會首設新聞中心、首開新聞發布會、首次邀請外賓旁聽和境外媒體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首次設立喀什分會場……新疆正以更加開放自信之姿走向世界。
面對媒體鏡頭,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新疆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歡迎媒體記者多來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真實的新疆、領略新疆大美風光。(記者韓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