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寫進報告 重在真厚愛真嚴管
發稿時間:2024-03-09 06:2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全國政協委員王新強從一張說明書開始,討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我有一次想看藥品的副作用,說明書字小,看著費勁,家里又沒有放大鏡,真是看煩了!”
關于藥品說明書的“小事”被寫入最高檢的報告中:針對藥品說明書“字小如蟻”影響用藥安全,指導江蘇、上海等地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推動大字版、簡化版等適老化改造。
另一位委員接過話筒:“還有下載App時的隱私條款,又小又長,很可能藏著陷阱。”
老百姓身邊的點滴小事被“端上”議政桌,也體現在“兩高”的報告中。
全國政協委員歐陽澤華用“文風樸實、數據翔實”8個字來總結報告。他印象最深的一個詞是“老娘舅”。最高法的報告中提及:司法當好民營企業“老娘舅”,重在真厚愛真嚴管!
“老娘舅做得越好的地方,營商環境一定越好。”歐陽澤華說。他提到一些涉企案件進入法院程序后,“拖得太長”。民企往往“耗不起”,“久拖必死”。司法當好“老娘舅”,因“企”制宜,及時調解糾紛,也許就能挽救企業。“挽救了企業就是穩住了就業”。
“‘老娘舅’喊出去了,就要一直當下去。”歐陽澤華說。
曾是醫生的全國政協委員唐冬生,為保護醫生的內容點贊。最高檢報告提到:依法懲治故意傷醫擾醫犯罪,起訴226人,同比下降51.6%。
“讓醫生受到了保護。”他同時提出了建議,目前醫療糾紛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生需要證明在行醫過程中無過錯。“我們去看病,經常要先簽一大堆字,這是醫生為了將來舉證。”一旦被起訴,醫院要花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去收集證據,造成醫生不敢承擔風險,也就阻礙了創新和探索,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患者。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接過了話茬兒。“我們搶救病人有時會遲疑,出了問題怎么辦?思想不果斷。”怕患者和家屬事后來鬧,讓醫生束手束腳。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的建議則跟最高檢報告中的一個數字有關。“對涉罪未成年人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情節較輕的,依法附條件不起訴3.1萬人。”
鄭軍牢牢盯住了這3.1萬人,他關注他們的未來發展。“他們后續怎么管理,許多人不想讀書了,他們心理可能有陰影,家庭也管不好他們,該怎么辦?”鄭軍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
去年12月,最高檢、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輟保學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到檢察機關辦案中發現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未成年人處于事實輟學狀態的,應立即向同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相關情況。教育行政部門應及時責成相關學校與涉案失學輟學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溝通,了解未成年人失學輟學原因,勸其早日返學復學,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同級檢察機關。
鄭軍訪談了各級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后了解到,《意見》出臺3個月后,機制運轉還有待完善。他建議,全社會需要給予“問題少年”更多關注,“要了解他的信息,比如他現在什么狀態、讀幾年級、成績好不好、單親(家庭)還是雙親(家庭)、是不是留守兒童、他周圍有什么社會影響……把這些進行信息化的數據分析,診斷‘家庭病情’,如果家庭很健康,要分析他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可能需要心理醫生和相關部門的介入。”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生龍說,最高法的報告將“能動司法”作為主線貫穿其中,每一個大標題都有“能動司法”或“能動履職”的主題詞,體現為“抓前端、治未病”“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等,全面體現了司法為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