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開孩子的“心”門 政協委員和四部門負責人面對面研究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發稿時間:2024-03-09 06:1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學生心理健康普查是不是可以形成一項制度,讓所有學生都進行心理健康的普查?3月7日下午,在教育界別協商會的自由發言環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向在場的幾位部委負責人提出建議。
近年來,受家庭環境、學業壓力、社會信息等多方面影響,部分青少年出現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厭學等心理健康問題。圍繞青少年心理健康話題,3月7日,教育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面對面研究——如何解決孩子的“心”問題。
作為北京市第二中學藝體中心的舞蹈老師,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導演孟艷一直從事美育工作,她談到,曾有一名初三的女生準備報考藝術類專業遭到父母反對,加上升學壓力大,漸漸出現厭學情緒。老師找女生談心,帶她運動散心,慢慢打開了她的“心”門!靶睦斫】到逃龑σ龑Ш⒆映砷L成才非常重要!泵掀G說。她建議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素養,構建健康的課堂教學,提高心理教育在教師評價體系中的比重。
心理健康教師隊伍不健全的問題引起了在場委員的熱議。調研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發現,部分學校沒有按照1∶500的比例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有的學校甚至一名都沒有配備。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心。”高金鳳建議,政府部門要從編制、職稱、評聘、經費等方面謀劃,通過招編、考證、轉崗、調度、購買等措施,加大對心理健康教師階段普及培訓的力度,構建科學育人評價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工商學院董事長李孝軒呼吁,在資源配置上加大對西部地區特別是精神衛生資源薄弱地區的支持力度,推進縣級及以上醫院精神衛生資源全覆蓋,特別關注欠發達地區農村中小學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配置,鼓勵第三方機構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實現家庭、學校、社區、醫院、服務機構等多元主體協同共治,推動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等17部門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到,2025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學校比例達到9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比例達到60%。
“從心理健康隊伍建設和多元參與來看,與相關部門的合作成為我們的重點。”聽到全國政協委員的建議,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回應。
針對大家最關心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說,7.5萬多名精神科醫生成為提供精神和心理服務的骨干力量,大中小學的校醫也進行了相關能力的訓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充實,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與會全國政協委員還反映了一個現象,社會對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存在“諱疾忌醫”的情況。
“目前全社會對于心理疾病患者還沒有形成更寬容的環境。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有了心理問題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情。這不利于治療和康復!比珖䥇f委員、上?萍拣^館長倪閩景說,“一定要消除對心理疾病的羞恥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也有類似的體會:“心理問題與感冒等疾病一樣,要加強關注,但不宜過度放大!
“我們有些委員談得很專業,其實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是過程性的,不是終身性的,也沒有到所謂的疾病階段,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心理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加強科普。”雷海潮回應。
此前,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布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婦幼健康促進行動和中小學生健康促進行動。從2021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中設置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試點項目,組織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的社會動員、科普宣傳、篩查評估等試點工作。
結合近年來的調研,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提出一個思路:把挫折教育貫穿到學校育人的全過程中,強化勵志教育,開展勵志教育專項讀書計劃,遴選一批描寫杰出人物成長故事的書籍,提高學生的耐挫力。他建議建立心理健康智能監測系統,在遵守隱私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青少年自然狀態下的真實表現信息,打破傳統方式中可靠性低、信息類型少等局限性,提高心理健康問題發現的實效性和準確性。此外,建立個性化的心理支持系統,開發智能聊天機器人,提供情緒疏導,為孩子們找到一位24小時陪伴的“知心人”。
“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根本靠教育!比珖䥇f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說。
今年2月,張志勇前往云南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調研。在云南省昆明市東部的宜良縣,一所民辦中學在12年時間里接納了3000多名特殊學生。這些關閉“心”門的孩子曾有抑郁、焦慮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睆堉居掳l現,每周三這所學校會舉行讀書日,每周舉辦校長對話日,每個月舉辦讀書分享會。行走在食堂、走廊、圖書館,孩子們隨手可以拿到一本書閱讀。走廊上有鋼琴、一體機電腦。愛的溝通、書籍、音樂、電影浸潤著這所中學。12年過去,一批批學生從孤獨封閉的心理狀態中走了出來。
“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為青少年提供和諧健康的教育生態!睆堉居抡J為,讓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幫助和愛,認識到自身價值,就是最好的心理教育。
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一一回應了委員們的意見建議。
“聽了大家的精彩發言,聚焦矛盾和問題,認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應該說非常透徹,很有針對性。意見建議也是非常有指導性的,聽了以后非常受啟發!睉堰M鵬在協商議政時表示,教育部將與委員們共同破解重點難點,逐漸提高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本領,有效回應社會關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