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子曰丨鐘南山關心的治霾怎樣了?我們和AI檢索了十年的報紙……
發稿時間:2024-03-07 14:49:00 作者:尹希寧 盧健 洪睿琪 程璨 賈新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新聞有限,真實無限,一起分享報道的余味。這里是青提子曰。
最近,我和同事們翻開了老報紙,找到了一篇有關空氣質量的報道。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鐘南山提出,治霾成果也應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鐘南山說,“我是一個醫生。說實話,一個人的健康首先與吃、喝與空氣有關,如果這三樣不好,再提什么樣的發展都沒有用!”
也是在那一屆全國兩會上,中國提出要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碧水藍天”工程,讓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時間來到2024年,人大代表關心的空氣質量問題怎么樣了?我們在美麗中國建設方面交出了怎么樣的“成績單”?
我的同事們檢索了中國青年報“青年語料庫”,查閱了2013年-2023年全國兩會的報道,發現了一些變化。與環境相關的熱詞中,“發展”總是緊隨其后。而從2017年開始,“創新”一詞多次進入生態環境相關的話題中。此后,“科技”“人工智能”等詞匯的出現頻次顯著上升。這些報道不僅關注新技術如何助力環境治理,還探討了科技創新如何成為推動中國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清潔美麗世界的引領下,“國際”“合作”“外交”等詞匯在報道中頻頻被提及,中國在國際環保舞臺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
跳出這些報紙,我們看到,2013年以來,“美麗中國”寫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生態文明”成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綠色”納入新發展理念,“污染防治”列入三大攻堅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4年工作任務時是這樣表述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眼下,美麗中國的畫卷越來越清晰,記者們也不斷通過紙筆在這張畫卷上書寫篇章。
你還想了解哪些兩會熱點的變化,歡迎告訴青提子曰,我們一同發現。
中國青年報 出品
文案:尹希寧 盧健
編輯:劉世昕
剪輯:賈新陽(實習生)
數據整理:盧健 洪睿琪
數智主播生成:程璨
視覺包裝:張巖 李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次播報由中國青年報“青年語料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