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也是一名‘45度青年’,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贏。”前不久,在中建三局三公司項目團支部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青年學習會上,員工們直言入職之初曾囿于繁雜瑣碎的基層事務,感到落差和壓力。
27歲的曲珍石是一名2022年入職的項目行政管理員,曾經的他一度找不到工作的意義。他的師父張旭是參與過武漢“兩山醫院”建設的項目經理,多次在青年學習會上分享抗疫中所經歷和目睹的感人故事。青年學習會上的耳濡目染,讓曲珍石逐漸重燃了奮斗激情。
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團湖北省委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注重攻破難點、補齊短板、激發活力,在鄉村、工廠、學校和新興行業等團青組織中創新方式方法,力求“小切口”做實“大文章”,不斷擴大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有效覆蓋。
在大冶市大箕鋪鎮曹家晚村,一次特別的茶話會把村里的年輕人聚到了一起。
曹家晚村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想進一步了解村莊發展狀況,為家鄉振興出謀劃策、貢獻力量,卻難尋機會。不久前的一次假期,趁著村里的年輕人集中返鄉休息的機會,村團支部書記曹思思提前籌劃,召集大家一起到村“青年之家”開茶話會。
這場主題為“共話發展·青春領航”的茶話會,吸引了村里12名年輕人到來。大家圍坐在一起,彼此自我介紹,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
“我認為我們村可以引進快遞驛站,方便獨居老人、帶小孩的婦女拿取快遞。”青年代表曹中礦提議。青年們結合各自生活經歷,就村莊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問題,一起商議解決辦法。
會后,大家建起微信群,開辦起“青春夜談會”,對標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內容,立足“思想要提升、我該怎么學,問題要解決、我該怎么干,能力要增強、我該怎么練,村莊要發展、我該怎么辦”等方面開展討論,共同確定了曹家晚村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的“小目標”——“完成規定學習任務、強化提升青年技能、爭取更多社會資源、幫助鄰里共建鄉村”,并發動和帶動線上線下更多青年參與。截至目前,村團支部已開展線上線下集中研討學習4次,在外青年通過網絡社區找到了學習“搭子”。
與農村團組織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類似,在荊州市沙市區,這兩年漸漸活躍起一批從事文化創意行業的新興行業青年群體,這些青年相對分散、組織化程度較低。如何帶動他們一起參與到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中來?
團沙市區委書記冷捷介紹,團區委探索出“依托行業協議+深化實踐體驗+做好社會服務”工作法,帶動新興行業青年學思踐悟。
依托新成立的荊州新媒體團建組織,通過學習會、創業會、分享會等活動,與“網紅”主播等文創行業青年建立常態化密切聯系。同時,將開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研討貫穿其中,大家在理論學習與業務探討中增進認同、增強聯系,已累計吸引100余人次參與其中。
在實踐體驗方面,開展“網絡大V‘益’起‘尋美荊州’”活動,引導新媒體從業人員參與社情觀察,用文字和視頻宣傳推介家鄉。邀請45名新媒體從業青年赴江陵縣六合垸農場,進村入戶走訪調研,記錄“村美、人和、民富”美好畫卷,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在社會服務方面,發揮青年先鋒引領作用,建立起“包打聽”微信社群平臺,免費提供衣食住行、求職就業、法律咨詢等服務57次。鼓舞青年對接電商銷售平臺、宣傳擴散農產品信息,以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形式,幫助農戶解決產品滯銷問題,銷售額超30萬元。
在中學,如何推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落地見效?襄陽四中高二(12)班團支部探索出“支部專題規范學+思政課堂研討學+實踐鍛煉深化學”的“三學”模式。
團支部依次開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專題學習,引導團員和學生形成“思考出問題-自學找解答-研討有提高-實踐再深化”的學思踐悟閉環體系。
同時,支委、團員和入團積極分子當好思政課老師幫手,結合重點研討問題,課前做好征集調研,課中帶動同學積極研討,幫助同學們在思政課堂掃除理論盲區、解決思想困惑,提升學習的獲得感和價值感。
在實踐中,團支部引導團員和青年通過參加“節約糧食,光盤行動”感悟“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農耕研學中感受鄉村振興巨大變化,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增強“挺膺擔當”的報國信念。
在青聯領域,針對委員分布廣、界別覆蓋寬等特點,湖北省青聯逐個界別精準推進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舉辦省青聯港澳委員國情教育研修班,組織省青聯港澳委員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跟進學習“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時事熱點,進一步加深對黨和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解。
港澳青聯委員們還走進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光電工業研究院、湖北青創園等開展主題研學,感受湖北實力、湖北活力、湖北魅力。圍繞“如何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展現港澳青年作為”組織交流研討,38名港澳青聯委員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71條。委員們深入所在單位、所處行業,分享學習心得和研學體會,并在香港、澳門積極推介鄂港澳青創園政策,帶動更多人參與到促進鄂港澳合作中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