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就沒有高質量發展,也沒有企業可持續經營。”“安全生產是‘1’,后面的其他東西是若干個‘0’,如果安全生產出了問題,這個‘1’倒下了,一切都是‘0’。”
——————————
“開放”“共享”“大市場”“新機遇”等關鍵詞已成為過去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常見的代表詞,今年“安全”也加入其中,成為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的關鍵詞。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到推動全球安全生產治理創新,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來自全球的展商除了在這個大舞臺尋求發展新機遇,也希望在這里尋求全球安全生產治理的共識,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地基”。
進博會期間,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全球視野下的安全生產治理創新”分論壇在上海舉行,眾多來自全球政界、學界、產業界等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當下全球安全生產治理存在的新問題,尋求新的治理路徑。
在現場,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表示,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無國界,希望通過本次論壇,與國際勞工組織和全球安全生產同行,共同分析安全生產共性矛盾問題,探討根本解決思路辦法,學習交流特色經驗做法,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推進企業安全生產“人、機、環、管”四要素高質量發展,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創新助力實現更高層次的生產安全
面對全球治理、開放共享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新階段,以及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引進來”的現狀,安全生產合規管理成為這些企業發展面臨的共同課題。
企業要合規,就需要讓企業有規可依,以及讓這些法律法規持續優化。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徐克說:“合規化管理首先要有‘規’才能談得上合規。”所以,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與相關標準規程,并進行超前部署,超前研究制定相關新標準。
與此同時,讓標準直達企業亦十分關鍵。在多年的應急管理實踐中,徐克發現,在專項檢查行動中,很多企業違法違紀,一方面是企業主動性不強,另一方面則是不少企業對相關標準一無所知。他建議,建立一種標準直達企業的通道,讓企業盡快了解標準。
“沒有安全就沒有高質量發展,也沒有企業可持續經營。”國家能源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余兵表示,近年來,中國安全生產領域的國際交流和合作不斷擴大、逐步深入,進一步推動中國安全生產標準體系跟國際職業安全健康標準體系互認的意義重大,有利于促進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提升,有利于規范標準化管理,有利于共同創新、合作共贏。
余兵認為,兩個標準的互認需要各國企業、國際組織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大交流力度,不斷推動標準的適用性、可行性,充分利用好人類共同科技成果,打破貿易壁壘、打破技術封鎖,讓世界各國的企業都能夠平等分享人類發展的紅利,實現安全和健康共同發展。
“安全意味著對于所有人員和環境都安全,也包括整個價值鏈的安全。”德國巴斯夫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薄揚介紹,除了注重企業自身的生產安全,巴斯夫還會定期審計供應商,確保供應商合法合規生產,從而確保從采購到運輸、倉儲再到消費者使用,各個環節的全面合規和安全生產。在他看來,只要在安全方面不妥協,不讓步,就能夠通過創新方式,實現更高層次的生產安全。
做好科技興安 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
企業規模越大,面臨的風險也就越多,要破解安全管理方面“大而不優”問題的難度也就越大。
余兵指出,當下,不少大型能源企業發展不僅面臨著點多、面廣、線長的傳統安全風險,還面臨著網絡安全、產業鏈安全、供應鏈安全、生態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這些風險交織在一起,對企業來說挑戰更大。
“安全生產是‘1’,后面的其他東西是若干個‘0’,如果安全生產出了問題,這個‘1’倒下了,一切都是‘0’。”余兵認為,大企業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深化專項整治、做好風險管控、推動科技興安以及做好網絡安全風險防范。
余兵指出,企業各級主要負責人要教育、引導、督促、培養各級員工形成這樣一種意識:安全生產是底座,這個底座牢了,上面的“房子”“四梁八柱”才能蓋好,蓋結實。所以,對于企業來說,讓每名員工樹立安全文化理念非常重要,尤其要對關鍵人、關鍵崗位進行教育培訓。
當前,全球石油行業向深層、向深海發展是大趨勢,作為大型能源企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亦面臨著更多新風險。
中國海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安全總監俞進表示,未來,“水下工廠”建設是必然趨勢,這意味著企業可能會遇到更多風險,在這樣的趨勢下,科技興安對企業來說尤其重要。必須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讓“隱性”風險“顯性”化,這是科技興安的重要工作方向。例如,讓所有海底管線必須可感可知、風險可控;在智能化、數字化鉆井中,通過科技,提前感知井漏變化等,以防患于未然。
海上作業,防臺風是安全管理重要的一環。俞進介紹,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海油采用“四防”措施,即人防、事防、物防、技防。他解釋,“人防”一定是以人為本做好防范工作,大量無人平臺是未來趨勢,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來降低海上人員集中,提升生產安全。
真正走上推動科技興安的路子,以提升本質安全。徐克也談到,先進科技的應用也是保證企業合規化管理、管理現代化能力提升很重要的手段。在湖北的化工企業中,有的企業采用了風險極高的硝化工藝,這極有可能導致爆炸事故。近幾年,湖北一直在推廣微通道反應器技術,反應裝置只有空調外機的大小,即使爆炸,爆炸半徑僅為0.5米左右,將風險大大降低。
科技興安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余兵表示,煤礦、化工企業的重大災害的治理,特別是煤礦重大災害治理,一定要加強技術研究和安全技術攻關,推廣先進的技術,例如,AI智能辨識。他觀察到,現在各個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新技術的應用處于加速演進期,或者是加速推廣應用狀態。
“做好科技興安,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余兵還強調,要做好網絡安全風險防范,提升應對網絡風險的能力。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