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胡文利 記者 張丹珊)“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今天,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時這樣說。
習近平主席宣布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王文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十年來,“一帶一路”從理念到實踐,從一國倡議到百國響應,從中國牽頭到各國共建,從國際陌生到全球熟知,日益成為推動中國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促進國際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的偉大構想。
“發展愿景的包容、遠大與深厚,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動力。”王文指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未來,不是要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中國俱樂部”,也不以意識形態劃界或搞零和游戲,而是以開放包容之態,推動共建國家和地區在政治、經濟、人文等多層次深度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在各個合作路徑上的互聯互通,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王文指出,十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以及產能合作等“硬聯通”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與此同時,中國通過對外建設更多高質量的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中心、魯班工坊、中醫藥中心,培養共建“一帶一路”所需人才,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心聯通”水平,為中國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社會環境。
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認為,八項行動進一步擘畫了未來十年“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下一個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將迎來大發展和大合流。中國式現代化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現代化將合起來發展,形成“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共同現代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王宇航教授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深化互聯互通,擴大對外開放,開展綠色發展和數字技術等關鍵領域的務實合作,夯實民意基礎,建設廉潔之路,標志著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王宇航認為,青年是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應自覺做文明交流互鑒使者,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創新數字技術應用,積極拓展“一帶一路”青年之間的發展合作,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動中創造屬于青年一代的“家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