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不容易了。”8月25日下午,回想起前些天的艱難經歷,正在準備大學開學的趙俊杰忍不住對記者感慨。
前不久,這個河北涿州中學的畢業生剛剛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志愿填報。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河北涿州市遭遇罕見特大暴雨洪水災害,多個村莊和小區積水嚴重,斷網斷電。當時正值高考考生專科批志愿填報的關鍵時期,很多學生還未成功填報志愿。
8月1日下午,經涿州市教育和體育局統計,包括趙俊杰在內仍有49名高考考生處于失聯狀態。
此時,距離志愿填報截止時間不到28個小時。
失聯
8月1日上午,在涿州市東仙坡鎮東鹿頭村,豆大的雨珠狠狠地砸向窗戶,趙俊杰擔憂地看著窗外,一會兒的時間,院子里的積水已經有10厘米深了。
幾天連著下雨,讓她有了不好的預感,于是匆匆填好志愿,但還沒來得及確認,家里就斷了水和電,隨后不久連手機信號也沒有了。
“你志愿填好了嗎?”父親焦急地問。
“應該是填好了!”趙俊杰給了父親一個模糊的答復。此時,洪水仍然在不斷上漲,村子已經出不去了。她不敢確定是否已經填報成功,但也沒敢把心里的擔憂告訴父母。
與此同時,涿州天藝中等專業學校的畢業生孫語含也在擔憂。
她家在碼頭鎮碼頭村,也是這次洪澇災害比較嚴重的地區。“當時沒想到洪水會這么大,就沒有著急填報志愿。”孫語含回憶說,當洪水席卷而來,村里斷電斷網的時候,她才意識到情況不對。
第二天,他們終于等來了救援人員。
“救援人員開著沖鋒舟來救我們,我帶著年幼的弟弟坐在船上,才后知后覺有些恐懼。”孫語含告訴記者,當時也已經過了志愿填報的截止時間,她心里五味雜陳,有家園被淹沒的悲傷,還有就是錯過志愿填報的遺憾和后悔。
“早點填上,明年就不用再復讀一年了。”沖鋒舟在洪水上起起伏伏,孫語含心緒也飄忽不定。
災區學生失聯期間,涿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工作人員和老師們也正在焦急地尋找。
涿州市教育和體育局招生辦常務副主任程會穩告訴記者,8月1日12時44分,他們接到保定市教育考試院高考處下發的通知,要求統計符合志愿填報條件,但因突發情況無法完成志愿填報的學生人數,并于當天16時前上報。
“當時我們拿到的名單,涉及8所學校2274名學生。經過仔細、逐一排查后確認,處于失聯狀態的和因斷網斷電無法完成志愿填報的,共有49人。”來克獻說。
來克獻在涿州市教育和體育局招生辦負責高考考務工作,他將49人名單發到了工作群,讓各學校逐一排查,隨時上報結果。
尋人
釘釘群、校園網、微信群、朋友圈、電話、短信,能用的聯絡方式全都用上,從校長到班主任,從家長到親朋好友,能動員的人員全部動員了起來。
“你現在安全嗎?”“你的志愿填報完了嗎?”8月1日下午,涿州天藝中等專業學校老師李敬儀站在泗各莊村南的大壩上,右手高高舉著手機,聲音近乎嘶吼地不斷重復著這兩個問題。電話那頭,傳來學生斷斷續續的回答。
天上飄著蒙蒙細雨,腳下就是湍急的水流,李敬儀沒有時間往下看一眼。這是全村唯一能收到信號的位置,李敬儀不斷地撥出電話,再撥出電話,拼命地與時間賽跑。
此時,涿州市第二中學高考辦主任劉國安也已經冒雨出發了。家里沒電沒網,他只能選擇到學校完成工作。蹚著齊腰深的積水,劉國安扶著墻,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記憶里家附近的井蓋都是在路中間的,貼著墻走會更安全一些。”劉國安回憶說,“當時也沒想這樣危險不危險,就覺得早一點到學校,和孩子們聯系上的概率就高一點。”
剛到學校,劉國安就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他開始一遍遍地撥打失聯學生的電話。“孩子打不通就打他親屬的,親屬打不通就打孩子同學的,還是聯系不上我就打同村人的電話,總之就是務必要與學生取得聯系。”劉國安認真地說。
那天晚上,涿州市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在電話的“嘟嘟”聲中度過了一夜。
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第六分校的政務干事張靜負責收集老師們傳遞來的學生信息,匯總后報給涿州市教育和體育局。
工作進展從一天一報到一天兩報、一小時一報,再到隨時報、馬上報。目標只有一個,聯系上每一名學生,不耽誤一名學生。
張靜一直緊緊盯著自己的手機,生怕錯過一條消息。“老師們辛辛苦苦與學生們取得聯系,我要及時把信息上傳,反饋給局領導。”張靜回憶,“那段時間我的神經都是高度緊繃著,生怕把時間耽誤在我這,每次手機提示音一響,我就立刻起來工作,及時更新群里學生的信息。”
最后看著失聯學生人數越來越少,但始終歸不了零,張靜的心里反而更加焦慮起來。
“8月2日下午我們又聯系到了一批學生,但是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夠他們再進行志愿填報了,他們情緒很低落。”那幾天,涿州中學教務處主任劉偉也在不間斷地聯系學生,“孩子們多年的努力最后是這樣的結果,我和他們一樣感覺很失落”。
轉機
就在人們瀕臨絕望之際,隨之而來的一條消息讓所有人精神一振。
8月2日16時10分,保定市教育考試院通知,經向上級請示,報名截止時間延至8月4日17時。
“我立刻就給那幾個本來想復讀的孩子打了回去,告知了他們志愿填報延期的消息,機會失而復得,他們很多人激動得直哭。”劉偉笑著說,“他們嘴里一直重復著謝謝老師。”
“8月3日早上,我的手機才有了一點信號,當時屏幕亮起,足足有上百個未接來電,一條條翻過去,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學校老師打過來的。”孫語含心里很溫暖,“原來這么多老師都在掛念著我的安危,惦記著我的志愿填報,這種滋味是幸福的。”
孫語含把電話一個一個回了過去,向老師報平安的同時也得知了志愿填報延期的消息。
“張賽,你的志愿填好了嗎?外面的人正到處找你。”8月3日,張賽的一位親戚敲響了他家的大門。
洪水來臨時,家里只有張賽和他的奶奶,因為出不去門,照顧好奶奶,成了他那幾天唯一的重任。
“親戚找到我的時候,我才知道外面找我已經找‘瘋’了,社區和街道的干部,涿州中學的老師、同學,都在到處找我,大家都在關心我的志愿填報。”想起那一幕,張賽心里充滿感動。
隨著洪水慢慢退去,家門口的積水水位也不斷下降。張賽蹚水走出去幾里路,找到有信號的地方,給關心他的老師和同學一一回了電話。
圓夢
“趙俊杰志愿填報已完成!”8月4日12時22分,隨著涿州市招生辦高考考務群內消息更新,所有人心里懸了多日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至此,涿州市高考考生專科批志愿填報工作圓滿完成,實現“應報盡報,不落一人”。
趙俊杰告訴記者,他家里直到8月4日臨近中午才恢復了信號。
“當時打開手機都給我嚇傻了,釘釘、微信、電話,各種消息好像爆炸一樣地彈出來,大家都在找我,有我的班主任,有教務處的劉偉老師,還有很多很多人,甚至有些之前的失聯同學有了信號之后,也加入了找我的大隊伍里。”趙俊杰有些靦腆地說,在確認好志愿填報情況后,他也給班主任打去了電話。
“真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們不分晝夜的努力,換來了志愿填報工作的圓滿完成,最終做到了人生大考的收官工作,沒有落下一個孩子。”如今再去回望那三天的工作,程會穩感慨說,我們沒有耽誤孩子,所有教育工作者手拉著手建起一座堤壩,死死守住了孩子們的大學路。
如今,失聯學生們都已經拿到了各自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也即將迎來他們的大學生活。
“我把新生要買的東西準備得差不多了,現在就是幫著家里清理一些淤泥垃圾。”趙俊杰談起她最近的生活說,村子里有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外面的街道上有志愿者在幫忙清理淤泥,學校那邊也打來電話,問需不需要補助。“這段日子很溫暖,很難忘。”
近日,孫語含已經被蘇州百年職業學院錄取,即將開啟她人生的新征程。
“我去蘇州上大學,蘇州是一座我喜歡了很久的城市。”在得知錄取結果后,孫語含欣喜地把電話一個一個打給了那些不停尋找她的老師。
“老師,謝謝您這么多年的教導,也謝謝您那天那么努力地找我。”孫語含認真地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洪園 實習生 鄭全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