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導演陳維亞(中)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式排練現場和大學生合唱團的同學們合影留念。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胡寧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青春的聚會。
7月28日晚,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在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舉行。在以陽光為主題元素的開幕式現場,約2000名志愿者和演職人員完成了一場充滿青春活力的演出。
“99%是大學生。”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說,特別是在運動員入場儀式環節,無論是標兵、“蓉寶”、引導員,還是樂手、歌手、舞蹈演員,都要充分體現“大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當晚,伴隨著由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經典音樂串聯而成的背景音樂,開幕式的主要環節——運動員入場儀式開始。這原本是一個較為整齊和正式的環節,但是因為一群可愛“蓉寶”的出現,現場變得趣味橫生。
胖乎乎的“蓉寶”有的在蹦跳,有的奔跑,有的扭腰,有的揮手,還有的在旋轉身體,引得座席上的觀眾不時地歡笑、歡呼。
躲在“蓉寶”里的真身此刻正在奮力地表演。風機從“蓉寶”腿部呼呼地送風,撐起胖乎乎的玩偶形象。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大一學生左靖雯是其中一只“蓉寶”的扮演者,整個入場式,她來回走了好幾次,引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入場。
在入場儀式上,一共有34只“蓉寶”和運動員們入場。把一個代表團送到目標位置后,“蓉寶”們回到起點,繼續帶領其他代表團入場。整個儀式下來,平均每只“蓉寶”要走4到5圈。
開幕式彩排現場的“蓉寶”。汪龍華/攝
這是一群不露臉的表演者。但左靖雯并不覺得遺憾,即便是排練的時候,她也會化上一層淡妝,“以示對‘蓉寶’的尊重”。
她說,能參加大運會開幕式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她已經和爸爸媽媽約定好了識別自己的“密碼”:喜歡跳圈圈的那只就是你們的女兒。
在看似輕松詼諧的表演背后,“蓉寶”們其實還承擔著引導運動員隊伍有序行進的任務。左靖雯說,如果有運動員在入場儀式上玩高興了,忘了往前走,“蓉寶”就會跑到他跟前去提示、引導,以確保入場儀式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
和隱藏在“蓉寶”里的志愿者不同,“氣氛組”的儀式標兵則可以盡情地展示自己。但這是一個體力消耗很大的崗位,運動員入場的近一個小時時間里,他們要不斷重復三組舞蹈動作,每組之間還會穿插兩組固定的休息動作,表達對各代表團的歡迎。
四川警察學院偵查學專業的大二學生何佳優就是“氣氛組”的一員。從3月的選拔開始,她和同學們已經經歷了近四個月的嚴格訓練。她還記得第一次進場排練時的驚訝和震撼:“大運會真的要來了呀!”
排練的過程不輕松,小伙伴們總是互相提醒,上場要站好點位,整理好服裝。“最重要的是保持微笑,動作既要活潑,又要統一,要用我們的熱情感染場內的觀眾。”何佳優說。
此前,何佳優總覺得大運會離自己很遠。但是,真正參與之后,她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一種“驕傲”。“作為成都人,我看到全世界年輕的朋友來到成都,希望通過大運會能讓大家感受到成都的精彩。”
在場地一側舞臺上表演的青春打擊樂團,則以另一種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精彩。這個打擊樂團由45名樂手和5名歌手組成,在入場儀式上,他們以打擊樂與民樂現場融合演奏的方式,把五大洲的經典音樂串聯在了一起。
竹笛樂手郭偉迪(右)和二胡樂手旺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攝
“當這些音樂的片段連在一起,感覺世界是連成一體的。”竹笛樂手、四川音樂學院學生郭偉迪說,我們想通過大運會開幕式的演奏,讓世界青年了解中國樂器、中國音樂,還有中國大學生的聲音和姿態。
據介紹,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的演職人員人數約2000人。陳維亞說,這在A類國際體育賽事中算很少的,按照簡約辦賽的要求,不搞“人海戰術”,也沒有請明星出演,把舞臺留給大學生。
陳維亞介紹,除了諸如高空表演等極少數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崗位之外,開幕式的志愿者、演職人員等99%是大學生。
日常排練過程中,陳維亞既要指導大學生們怎么演出,也不時地和他們交流,甚至也開玩笑,以調解大家的情緒和狀態。大學生的表現總是讓總導演感動:“每天演完以后,我問‘同學們你們累不累?’‘累!’‘我說我們再來一遍好不好?’‘好!’”
他評價參演的大學生是“值得稱贊的群體”:他們熱情開朗,吃苦耐勞,學得很快。“我們無論用多少筆墨來稱贊他們都沒問題。”
事實上,開幕式現場之外,還有更多的“幕后英雄”。開幕式主創團隊儀式統籌王立媛記得,成都一所高校的500多名志愿者,因為開幕式環節的調整,他們最后沒能在現場服務。還有很多志愿者到2023年開幕式舉辦的時候已經畢業了,無法參加。
但在王立媛的心中,這些未能參加開幕式的同學也是功臣:“沒有聚光燈,他們也一樣閃閃發光。就算是綠葉,他們也有芬芳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