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福建省龍巖市的賴玉群在自己的托育機構新辦了能接收6-12個月嬰兒的乳兒班。這是龍巖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在青年生育友好方面作出的一項探索。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共青團福建省委通過調查研究、黨政溝通、督導推進、經驗交流等方式,協同有關部門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出臺相應政策項目,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青年高質量發展成果。
團龍巖市委積極落實團福建省委相關要求,從青年的日常抓起,深入推進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八大工程、25條舉措和80項具體任務,做到“小事不小”,積極推動主題教育學深走實,不斷優化龍巖市青年發展環境。
填補托育“空窗” 推動青年生育友好
“青年生育問題在龍巖一直很受關注。”團龍巖市委書記張慕智介紹,龍巖此前制定了《龍巖市生育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依法保障青年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合法權益,落實婚假、產假和男方照顧假等政策。
開辦收育6-12個月嬰幼兒的乳兒班聽起來算不上多大的一項舉措,但對于很多新手父母來說是件大事也切中“痛點”。如果夫妻雙方父母都無法幫忙照顧孫輩,母親產假結束后,寶寶在6-12個月期間將面臨看護“空窗期”。
90后青年賴玉群是一名三孩媽媽,對于這個問題深有體會。幸運的是,她恰好是一名托育工作者,3個孩子都有機會盡早送進托育機構,自己得以騰出時間和精力工作。
如今,要收育別人家只有6個月大的小寶寶,賴玉群難免心存顧慮。一方面,她擔心新增的人力和經濟成本,另一方面對該年齡段寶寶的風險管理和托育經驗心里沒底。為打消賴玉群的顧慮,龍巖市衛健委負責托育工作的魏思露多次上門與她溝通協商。
魏思露告訴賴玉群,市衛健委將邀請醫生護士和有經驗的專家給未來龍巖乳兒班的保育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后還會提供相應的跟崗實踐機會。至于成本投入,魏思露建議她把眼光放長遠,開辦乳兒班等于從最前端穩住了機構生源。
決心辦班后,賴玉群帶著一批骨干教師接受了市衛健委組織的嬰幼兒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數據管理等專業技能培訓。她覺得很多培訓內容不僅對乳兒班有用,還能應用到整個機構的運營管理。這個意外收獲讓她很高興。
目前,賴玉群的乳兒班配備有保育師、育嬰員和托育師各1名,開放9個孩子的名額。消息一放出,立馬就報名滿員。“一個朋友的寶寶還在肚子里,她就和我預約要提前報名了。”賴玉群說。
據悉,龍巖市現有普惠性托育機構共27個,有3家機構開辦了6-12個月齡的乳兒班。魏思露介紹,普惠性托育機構托大班和托小班每月收費約1000多元,乳兒班每月收費2000-3000元不等,比請一名專職保姆更便宜。
此外,對符合政策生育的三孩家庭,如果入托公辦普惠性托育機構,龍巖市實行托育保育費減免50%政策。
前端留人 打造有青年特點的職業教育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團龍巖市委聯合龍巖市人社局、龍巖技師學院引入互聯網平臺資源成立的數字技能學習中心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青年,提供有特色、接地氣的電商和直播技能培訓。
4月,數字技能學習中心“未來星”項目班的學生走進直播教室,面向鏡頭直播。該中心客座講師石靜還帶著學生們走進龍巖本地電商企業,實地參觀學習。作為“未來星”項目班的一員,龍巖技師學院信息管理系2021屆學生林姝睿說,過去一個多月的直播實操和實地參觀,讓她對以往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的領悟、更多啟發。
在校期間,學生們通常3-4人組建小團隊模擬直播,從主播、助播到運營等崗位,各司其職。在實地走訪企業時,林殊睿注意到,“實戰”中對個人應急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要求更高,分工不像在學校那樣固定,可能上一秒是助播,下一秒也要接棒主播的崗位。
4月下旬,龍巖市人社局聯合數字技能學習中心面向社會青年開辦了互聯網營銷師培訓,截至5月底,該培訓已辦了4期。每期培訓人數限制在50人,線下課程時間安排在周末。培訓內容包括電商直播行業市場分析、優質主播訓練打造技巧、直播間定位等。石靜說:“我們在開班前完全沒想到(這個培訓)這么火,現在報名人數已經排到了第八期。”
培訓結束,學員們可自主創業,也可報名互聯網營銷師職業技能考試,在當地電商企業持證求職。他們后續若遇到困難或進入創業瓶頸期,也可向該中心教師請教或申請進修。
除了擔任該中心客座講師,石靜還是一名返鄉創業青年。過去,像石靜這樣的返鄉創業青年在擴大公司規模時,常常要到外地去招聘,而這些招聘來的新人可能會因各種不適應又選擇離開。現在,他們從前端實現了用人企業和青年人才對接。“相比于過去費時費力從外面招一個新人回來,這些跟我們已經很熟悉的學生更有優勢,他們畢業后也愿意留在這邊工作。”石靜說。
據了解,數字技能學習中心自成立以來,通過“政、行、企、校”四方聯動,開展電商培訓2100多人次,孵化支持了120多名優質創作者,相關做法和經驗已被推廣到其他城市。
加強住房保障 讓青年在龍巖留得住
青年來龍巖后,如何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讓他們留得住?龍巖此前通過建設青年人才公寓、公租房、青年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措施滿足了一部分龍巖青年過渡性住房需求。
4月,龍巖又出臺了《關于調整部分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取消異地貸款戶籍限制,調整公積金首付款比例,提高“二三孩家庭”貸款額度等新政。
90后青年童曉丹是該項新政的受益者之一。去年,童曉丹因工作調動搬來龍巖市區,和丈夫通過商業貸款在中心城區買了房,每月還貸5000多元,基本要花掉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在了解到公積金新政后,童曉丹立馬準備材料開始申辦,計劃將原有的商業房貸轉為公積金貸款。
她向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商轉公”后每月減少利息700多元,另外還能從公積金賬戶里直接還2000多元。
臨近畢業季,為方便畢業生在龍巖求職見習期間的住宿,團龍巖市委最近正積極與當地高校溝通協調,支持高校騰出房源解決一些畢業生求職創業見習期間的住宿問題。此外,團龍巖市委在積極協同有關部門探索長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方便外地高校畢業生來龍巖求職創業見習。
據了解,團龍巖市委還將出臺更新、更實的普惠性青年發展政策,加快打造富有龍巖特色的青年友好城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宏煒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