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業工人現代化
發稿時間:2023-03-12 13:48:0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3月12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會前,第三場“代表通道”開啟,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6位代表,接受了記者采訪,傳遞了基層聲音。
做給農民看 領著農民干 帶著農民賺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是一名科技特派員。針對福建茶葉主產區出現水土流失、施肥不當和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她帶領團隊經歷多年攻關,建立了一套茶樹“綠色栽培”技術。
年輕人要有夢想 目標 堅持 不斷突破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任子威,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男子1000米和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兩枚金牌得主。他說,竭盡全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強才能贏得未來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馮丹表示,存儲器和存儲系統是數據的載體,關乎數字經濟產業安全、國家安全。二十多年來,她見證并參與了我國存儲技術和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弱到強。深深體悟到“個人小我”之于“國之大者”的人生價值,也深深體悟到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強才能贏得未來。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業工人的現代化
2021年,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正式投產運營。作為首批港口行業AI訓練師,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成了智能機器人的“師傅”。帶好機器人“徒弟”,讓碼頭更“智慧”是他接下來的目標。
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和閱讀的力量
在今天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讀者雜志社副總編輯陳天竺,分享了一個感人故事。多年前與她通信的一位小讀者通過閱讀,從一個迷茫無助的留守少年,一步步成長為人民教師。她表示,閱讀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不僅啟智增慧,而且帶給人強大的精神力量。
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在今天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楊朝明,講述自身多年參與、見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