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成衛東: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業工人的現代化
發稿時間:2023-03-12 09:3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圖源:央視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張藝 劉尚君)在3月12日上午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說,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業工人的現代化。
據悉,近年來,成衛東已帶領團隊完成了200多項技術創新,獲得了40多項國家專利。其間,作為首批港口行業AI訓練師,成衛東把自己多年研究的駕駛技巧操作方法編入程序,寫成指令,訓練出一大批機器人徒弟,安全高效完成各項運輸任務。
成衛東介紹,1998年,他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天津港人,當時,每天都在琢磨著如何把長20米寬3米的拖車開好,“吃飯的時候,經常把飯碗當成拖車,在兩個筷子之間通過,尋找運行的軌跡。掃地的時候,把掃把當成拖車,觀察轉彎的角度。”
通過不斷的鉆研,成衛東創新發明了一系列高效的操作方法和獨特的駕駛技巧,成為了天津港的“拖車王”。
近年來,天津港提質增效,取得了一批首創性、標志性的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成果。在港口能力、效率、自動化等諸多領域領跑全球。成衛東與時俱進,苦學先進技術,成為首批港口行業AI訓練師,指導機器人徒弟們依靠5G、北斗等自主技術作業。
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正式投產運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十幾個人控制的智能系統能夠輕松地指揮現場幾十臺甚至上百臺的無人駕駛機械設備同時進行作業,場面非常壯觀。”成衛東說,當前,天津港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已經實現了L4級的無人駕駛,在世界首屈一指。
前不久,成衛東光榮當選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選樹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這讓他認識到,是黨和國家為產業工人搭建了成長成才的舞臺,“讓我們能夠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也讓我們能夠在邁向制造強國的進程中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