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同期聲 |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發稿時間:2023-03-11 17:09:0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多位全國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 李發權:實施流域生態保護工程,建議建立多元化的補償機制,創新探索多元化補償方式,將流域生態補償與綠色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制定產業轉移的一些政策,生態受益地區要與生態功能區,建立義務性產業轉移幫扶機制,推動全流域產業分布合理化。
全國人大代表 索南丹增:在生態保護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上要有新作為,保護和發展的這種辯證關系,樹立起一些新的工作的理念來,作為玉樹在生態保護上既有高線也有底線。我認為我們就是生態安全的底線,這個責任就放在我們三江源頭,我們要切實把底線守護好。
全國人大代表 閆宏光:就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而言,這些年我們有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逐年增加,職工的收入年年增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滿,林區大局和諧穩定。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林區的生動實踐,應該說是綠了山川、樂了百姓、固了邊疆。
全國人大代表 任海:建議把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科技、教育、人才統籌起來,既在學科層面探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并且用國際通用的生態學語言講好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故事,又在各類生物新品種和關鍵技術研發上有所突破。建議通過加強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和全社會有效參與的行動,讓全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傳播升級到公眾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并且自覺行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