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議直播帶崗促就業:支持平臺開展 推廣地方經驗
發稿時間:2023-03-11 16:25:00 作者:王亦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亦君)直播不僅可以帶貨,還可以帶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發揮其帶動就業創業、創新生產模式等作用,報告還提出,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工作。
如何利用好平臺企業,尤其短視頻平臺的直播帶崗,帶動農民工、藍領工人等群體高質量就業?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有的建議將帶崗主播納入國家新職業,有的建議推廣地方的直播帶崗經驗等。
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將每年在線下舉辦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向線上轉移,不少企業紛紛加入,通過自播或其他主播在直播間招工。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漢民認為,與傳統招聘相比,帶崗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線下招聘受到時間、場地限制等問題,降低企業招工成本;另一方面求職者一鍵即可投簡歷,能通過直播間和用人單位互動,了解任職要求、薪資待遇等,還能通過直播直觀感受工作環境等,用人單位也可以在線解答求職者關心的問題,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對稱,更好地滿足供需雙方需求。
他以某短視頻平臺的直播招聘為例,2022年已經吸引月度達2.5億人次的藍領勞動者參與,直播場次超500萬場,提供崗位的企業總數已達24萬家。今年的新春招工會有江西省、吉林省等十多家省市區人社局走進該平臺“快聘”直播間,與公益主播、企業等組織落地近百場直播專場招聘。
全國人大代表、隴南市徽縣水陽鎮石灘村婦聯主席梁倩娟指出,直播招聘通過可視化信息溝通方式,提供了更加豐富、直接、透明的崗位信息,讓勞動者免受信息不對稱甚至“黑中介”的困擾,有利于促就業穩就業。
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2022》顯示,短視頻/直播平臺在藍領群體的求職渠道中,已成為僅次于“熟人推薦”的第二渠道。
如何更好發揮直播帶崗的作用,促進就業?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建議,培育直播帶崗各類參與主體,發揮人力資源市場主體主動性,加強直播帶崗的主播人力資源隊伍建設,動員政府、企業和社區相關從業人員齊上陣,變身“網絡主播”“帶崗達人”助力就業招聘。
直播帶崗的發展離不開平臺企業的產品和技術的支持。李承霞還建議,財稅部門加大對開展直播帶崗業務的平臺企業研究稅收優惠,引導平臺企業積極融入就業公共服務,更多發揮直播帶崗在鞏固脫貧、解決困難群體就業等公益作用。
2022年人社部提出,推廣運用直播帶崗、遠程面試等新型招聘對接模式,實現線上招聘活動不停歇。一些地方積極探索,如制造業用工密集的江蘇昆山市,當地政府鼓勵直播帶崗與招聘線上化,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搭建直播帶崗新場景、功能并提供資源支持,形成直播帶崗“昆山模式”, 促進了數字化招聘與區域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常年利用直播幫助村民帶貨的梁倩娟也在關注著直播帶崗,并注意到了昆山的直播帶崗實踐,她所在的甘肅省隴南市也在通過直播,推介東部地區的工作崗位,將西部的勞動力輸送到東部。她建議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推廣直播帶崗的“昆山模式”,以數字化促進東西部就業協作。
周漢民委員建議將互聯網招聘師納入國家新職業,探索穩就業新路徑。他認為,在數字時代背景下,依托網絡平臺,人力資源的配置方式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建議適時考慮將將互聯網招聘師納入國家新職業,為求職招聘提供多重機會,打開就業新空間。
他在提案中建議,明確直播帶崗主播的職業分類,參考互聯網營銷師,解決直播帶崗主播的執業管理問題。有關部門在充分走訪調研基礎上,如匯集人社部門、互聯網平臺、招聘企業、人力資源機構等參與方共同探討,總結經驗,提升這一群體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周漢民還考慮到直播帶崗主播職業分類未明確前,如何鼓勵促進直播帶崗的發展問題。他建議,有關部門鼓勵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結合一些互聯網平臺近年來的探索經驗,如短視頻平臺在藍領工人招聘的實踐,建立直播帶崗行業或組織標準,規范直播帶崗主播服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