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委員:未來惡性腫瘤有望成為在家門口治療的慢性病
發稿時間:2023-03-11 15:44:00 作者: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今天下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介紹,全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40%在農村,這意味著基層腫瘤防治的需求非常大。但她表示:“我相信,未來隨著規范化分級診療制度的進一步推進,隨著千縣工程進一步落地,我們一定會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讓惡性腫瘤成為在家門口醫院診治的慢性病。”
今天下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表示:“我相信,未來隨著規范化分級診療制度的進一步推進,隨著千縣工程進一步落地,我們一定會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讓惡性腫瘤成為在家門口醫院診治的慢性病。”(圖源:央視網)
隨著科學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顯著延長,這一疾病已經成為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
基層醫療資源相對匱乏,近些年,通過相關改革,優質醫療資源開始逐步下沉到基層,基層的就醫環境不斷改善。
來參加全國兩會的前幾天,周清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的5G互聯網醫院線上圖文問診平臺,又見到了3年前她診治過的張奶奶。張奶奶來自河北一個縣城,今年已經80多歲。三年前,張奶奶確診了肺癌晚期,當時全家都非常恐慌。她的孫女李女士為了給奶奶看病,千里迢迢把奶奶帶到了廣州,并且在廣州租了房子,做好了在廣州與癌癥長期抗戰的準備。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治療,張奶奶的病情穩定了。在治療過程中,李女士對肺癌的認識也加深了,她意識到,奶奶的治療方案完全可以在家鄉的基層醫院實現。李女士非常有信心地把奶奶帶回家鄉繼續治療。
如今,三年多過去了,張奶奶的病情仍然穩定,周清和張奶奶也經常通過線上的5G互聯網醫院保持聯系。周清說,上個月,張奶奶剛剛過了八十大壽,四代同堂、其樂融融。她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眾多異地求醫患者苦與樂的縮影。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已經發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推進規范化抗腫瘤診療。國家衛健委也啟動了“千縣工程”,這個工程旨在加速推進縣域腫瘤中心建設,普及早診早篩,實現惡性腫瘤的規范化、標準化、同質化治療。
前段時間,周清在調研中了解到,四川省的一個縣級人民醫院已經具備了惡性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的人員、設備以及技術實力,完全可以實現一站式篩查、診斷、治療、隨訪以及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