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到去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除了個別的熱點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3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對“金融16條”的實施情況進行了介紹。
去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公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推出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供給端來看,潘功勝表示,16條措施的落實,全面落實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弱化金融機構的過度避險情緒,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正常的融資,將房地產企業納入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圍,保持了房地產市場融資的平穩有序。
潘功勝指出,央行推出了35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設立了2000億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1000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指導金融機構推動行業重組并購,加快風險的市場化出清。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前期出臺政策的作用空間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潘功勝認為,近一段時期,市場信心加快恢復,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性有所上升,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優質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明顯改善。
對于接下來的計劃,潘功勝表示,央行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并會同相關金融部門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購并舉的住房市場發展,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