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救援一線工作30余年,李勝利參與萬余場滅火戰斗,有危險的地方就是他的戰場,越艱險的地方就越能看到他奮戰的身影。
“我是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來自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的李勝利這樣介紹自己。但在隊友口中,他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救援現場大家的“主心骨”、許多消防員心中的“精神偶像”,在和李勝利的交談中,不難看出他對消防救援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與堅定。
消防救援一線的“拼命三郎”
入隊30余年,李勝利從普通的消防員成長為特勤大隊大隊長,每逢戰斗必沖鋒在前,真正做到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闖”。
1993年5月31日,江西南昌市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萬壽宮商城發生火災,李勝利迎著濃煙和烈焰,先后18次沖進火場疏散群眾,冒著危險救出了9名被困群眾,就在最后一名群眾被疏散時,這棟8層樓房呈垂直方向轟然倒塌……李勝利與死神擦肩而過。當時年僅21歲的李勝利榮立了一等功,他的名字和事跡從這場戰斗開始,在消防救援隊伍內部流傳開來。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災,李勝利主動請纓加入援豫隊伍。在受災嚴重的鄭州白沙鎮,一次轉運群眾的救援任務中,沖鋒舟突然失去動力,在水面上打著轉,50歲的李勝利抓起繩子跳進齊胸深的水里,用盡全身力氣將船拖到幾百米外的安全地帶。深夜休整時,隊員們才發現李勝利的腿腫了,被水泡透的腳脫了一層皮。
鄭州白沙鎮,李勝利轉移被困群眾。
30多年來,他闖禁區、排險情、救危難,或許有過害怕,但從未曾退縮。“消防員的榮譽是在烈火中照亮的!”這是李勝利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直踐行的承諾。
隊里公認的“精神偶像”
無數次火海逆行、前線沖鋒,李勝利在助民于危難、救民于水火的同時,也讓“不畏艱險、敢打敢拼”的“勝利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學習。
他帶出來的消防員,都對消防救援事業飽含深情,即使已經退伍,也時刻將“勝利精神”當做自己的指引。
2020年7月,鄱陽湖水位突破歷史極值。李勝利主動請戰,帶領隊伍先后轉戰上饒、南昌、九江等地。
“隊長,我請求歸隊!”
在汛情最嚴重的時候,17名退伍老兵自發從天南海北奔赴九江,加入“勝利突擊隊”,再一次和他們敬愛的李勝利大隊長并肩作戰,共同搶救轉移群眾。
李勝利在鄱陽湖抗洪現場。
李勝利也是救援現場的“主心骨”“定心丸”。老隊友劉國宏說他“就像是為消防而生的”,在隊友眼中,他面對再危急的情況、再艱難的任務,都沒有慌亂過,看到他冷靜的臉龐,就好像吃了顆定心丸,找到了主心骨。
即使已經成為了大隊長,李勝利仍將自己當做一名普通消防員,每天堅持跑步、訓練。正是這種嚴格自律、高標準要求自己的態度,讓他成了大隊中最令人信服的存在。很多消防員剛一入隊就聽說了李勝利的事跡,并將他當做自己的“精神偶像”。
扎根基層三十年的“一根筋”
當被問到為什么愿意扎根基層三十年時,李勝利說:“我就是喜歡這種紅紅火火的生活,喜歡和生龍活虎、充滿朝氣的隊友在一起摸爬滾打。”一句“喜歡”概括了李勝利的熱愛和執著。
2018年,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隸期間,有人勸他借此機會轉業:“憑你檔案袋里那么多硬邦邦的軍功章,選個好單位是板上釘釘的事。再說,你一個外鄉人,轉業回家還能更好的照顧家庭。”
每一次滅火救援任務完成后那種從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滿足感、成就感,以及群眾感激的目光讓他實在是舍不得離開摯愛的消防救援隊伍。他放棄了別人眼中的“天賜良機”,做了一個“傻”選擇。
李勝利帶領隊員研發改造救援裝備。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為了拉近火場與訓練場的距離,讓消防員多流汗、少流血,李勝利帶領隊伍大膽創新,推出水域、深井、登高、危化等25個科目訓練規程,研發改造移動炮攻防模塊車在全省推廣,2項成果獲國家專利。
李勝利曾勉勵新入隊的消防員“像一個猛士一樣去戰斗”,在他的字典里,從沒有放棄和退縮,逆向而行、為民而戰是他始終堅守的初心,也是他融入骨血的追求。
李勝利檔案:
李勝利,男,中共黨員,河南省西平縣人。1972年10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2013年9月,被任命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正團職大隊長。2021年9月,調整為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參加消防救援隊伍31年來,他一直戰斗在救援崗位,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曾獲得“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二級英雄模范”“中國消防忠誠衛士”“中國優秀青年衛士”“江西省勞動模范”等省部級榮譽。近日,李勝利當選為江西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記者:康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