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1076萬,歷年最高!今天,總理這樣談就業……
發稿時間:2022-03-11 13:3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今天在北京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后出席記者會。
很多人努力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
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還是發展問題。我記得去年到企業調研的時候,有不少企業負責人跟我說,到了8月份,許多職工預支工資,為什么?9月份孩子要交學費。我春節前到西北農村調研,農民告訴我,一個孩子上大學,花費一年得1萬多塊錢,上高中得8000塊錢,靠種幾畝地是不行的,必須得有打工的收入。
所以說,打工、就業不僅關系當前的民生。我真是為我們的人民群眾感動。有很多人努力通過就業,為下一代來爭取更好的未來。
今年我們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財政貨幣政策要圍繞實現就業目標來展開,所以我們強調就業優先也是宏觀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為實現就業目標努力。因為我們現在每年新增城鎮就業必須有1100萬人以上,最好有1300萬人以上。我總覺得,只要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能夠實現有些人說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有一個實例,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的時候,我們沒有定經濟增長指標,但是我們定了一個明確的指標,就是新增城鎮就業要900萬人以上,結果實現了1100萬人以上的新增城鎮就業,經濟不僅實現了正增長,而且增速達到2.2%,在主要經濟體中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今年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達到約1600萬人,多年來最高。高校畢業生1076萬,是歷年最高。還有近3億農民工要有打工的機會,還要保障退役軍人就業。還有一些企業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業。
城鎮新增勞動力是在增長的,要有新的就業平臺。
對于新增需就業人員,我們要給他們以培訓等多方面支持舉措,用市場化的方法來解決就業問題。比如這些年我們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動能。我們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們的特長、聰明才智發揮出來,那就業的大舞臺會絢麗多彩。
這里還不得不提到靈活就業,因為有2億多人,形式多樣、覆蓋面廣。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種就業形式會比較長期的存在。他們風里來、雨里去,確實很辛苦,很多地方在給他們提供暖心服務。作為政府,針對他們的勞動權益、社會保障等問題,我們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說要給這些“騎手們”系上“安全帶”,讓靈活就業等新就業形態既解燃眉之急,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用登山比喻經濟增長
去年我們經濟總量達到110萬億人民幣,繼續增長可以說是在高基礎上的增長。從世界上來看,這么大的經濟體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本身就是很大的難題。今年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挑戰,各種復雜環境在變化,不確定因素增多,5.5%左右的目標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水平。
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想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就要150米,而且條件也變了,氣壓低、氧氣少,看似放緩了,實際上分量更重了。
談香港疫情:
中央每天都在關注香港疫情
當前,香港新冠疫情形勢嚴峻,特區政府依法決定推遲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集中精力抗擊疫情,我們對此理解和支持。
中央政府每天都在關注著香港疫情的發展,十分惦念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特區政府要負起抗疫的主體責任,中央政府會全力支持香港抗疫。
談烏克蘭局勢:
當務之急是避免局勢升級甚至失控
應當盡最大努力,支持俄烏雙方克服困難、和平談判。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我們都支持和鼓勵。當務之急是避免緊張局勢升級甚至失控,國際社會都是有共識的。
中方呼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中方已經提出應對烏克蘭局勢的特別是人道局勢的倡議,已經啟動并將繼續向烏方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當今世界經濟受疫情沖擊的影響,已經很艱難,有關制裁會對世界經濟復蘇造成沖擊,中方愿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發展繁榮做出自己的、建設性的貢獻。
中美關系大門打開就不應關上
50年前,中美兩國打破堅冰。兩國關系雖然時有磕磕碰碰,但還是一直向前發展。我們希望按照兩國元首去年視頻會晤時達成的共識,以理性、建設性方式妥善管控分歧,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既然雙方打開了大門,就不應關上,更不能脫鉤。
中美兩國社會制度、歷史文化、發展階段都存在很大差異,有分歧是難免的,但我們認為合作應當是主流,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依賴于合作。即使是經貿領域有市場性競爭,那也應該是良性、公平性競爭。
去年,兩國貿易額超過了75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成,這說明中美合作領域是廣闊的,是有巨大潛力的。中國愿與美國一道,擇寬處行,謀長久利。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張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