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代表委員面對面|全國人大代表閻志:建議在武漢設立期貨交易所
發稿時間:2022-03-11 08:26:00 作者:薛艷麗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薛艷麗)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做客由中國青年網聯合今日頭條舉辦的線上“2022代表委員面對面”微訪談活動,和大家分享自己今年全國兩會帶來的建議。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國青年網:歡迎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先生做客中國青年網聯合今日頭條舉辦的《2022代表委員面對面》微訪談,請先和大家打個招呼,簡單和大家做下自我介紹。
閻志: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工商聯主席、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很高興和大家在這里見面。感謝大家關注關心湖北武漢發展!
中國青年網:作為一名扎根于武漢的民營企業家,對于疫后經濟復蘇,您帶來了哪些相關建議?
閻志:在疫后高質量發展、打造新發展格局中部戰略支點的道路上,湖北武漢迫切需要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持續賦能。關于支持湖北武漢疫后經濟發展,我帶來了三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建議支持武漢設立期貨交易所,交易類目以大宗商品、農產品、水產品為主要交易對象,建立以電力、水能、林木、農產品、水產品等多種綠色資源,及消費品指數、物流指數、長江航運指數等為標的的全國性期貨交易市場。這對武漢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對發揮武漢的商貿物流產業優勢、區域金融中心作用都有著積極的幫助。
二是建議支持國家級“漢交會”的主辦,支持武漢建設成為國家消費中心城市。武漢因商而興,消費市場很大,通過大型商貿市場、各大賣場與交易會大型展會的結合,促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應該是一個可實現的路徑。
漢交會的主場都是在漢口北、武漢國際貿易城。這些年漢口北一直在轉型升級,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內外貿結合、批發市場與體驗式消費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漢交會區別于其他的展會,立足于武漢商貿傳統和超大市場,把大型展會與實體市場結合,發揮武漢區位優勢、推動商業消費場景創新、數字貿易與實體交易緊密結合,為貿易強省、貿易強國建設,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商務部、工信部、全國工商聯等部委支持,與湖北省武漢市共同舉辦中國武漢商品交易會,打造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內陸地區規模最大的交易展會。
三是建議在湖北設立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湖北面臨重大國家政策機遇,擁有優良的營商環境、巨大的發展空間、強大的產業帶動能力,有基礎、有條件設立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可以通過政策疊加,先行先試,在中西部地區及全國形成領先性示范。
中國青年網:您剛才提到在武漢設立期貨交易所,是出于哪些考慮?
閻志:武漢區位優勢顯著、科教資源雄厚、產業體系完備,設立期貨交易所,對豐富金融業市場主體,做大湖北及中部金融總量,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武漢已主動承擔一系列國家戰略和重大改革試點任務,如在全國發展格局中,大力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發揮中部崛起“走在前列、建成支點”作用,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武漢是重要的節點城市;在雙循環格局中,打造核心樞紐城市。同時,武漢全力推進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等重大改革試點任務。
國家重大戰略和改革試點任務的實施,客觀上需要武漢在資本市場改革創新上開展新探索。長期以來,武漢已具備探索實踐的經驗。早在上世紀初期,武漢就是全國的金融中心,武漢金融業務量躍居全國第二,與上海、天津、廣州并稱“四大金融市場”。改革開放以來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產權交易中心、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第一家專營有價證券金融機構,1996年和2001年分別就爭取設立華中期貨交易所、股指期貨交易所向國家提出了有關建議申請,這些為建立武漢期貨交易所奠定了基礎。
武漢金融業在全國也形成了領先的實力。截至2021年末,武漢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3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93%;本外幣貸款余額4.0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77%;貸款余額首次站上4萬億。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發展,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91家,證券交易總額超10萬億元。
同時,武漢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是資本聚集輻射的中心;產業體系完備、升級加速,有利于發揮資本核心作用;科技、人才優勢突出,有利于引領科技金融,破解體制障礙。
所以,在武漢設立期貨交易所有必要、有基礎、有條件。
中國青年網:您多次提出從嚴從重打擊拐賣、收買婦女兒童犯罪行為相關的建議,對此您有沒有一些感悟可以與我們分享?
閻志:從2018年到今年兩會,我已是第四次在兩會上提出防拐打拐的建議。有人問我為什么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我想這首先是出于一名父親的責任。我想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都有過對孩子安全的擔憂。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就應該給家長以安全感,給孩子以平安的成長空間。
近幾年孩子被拐的現象的確是每年在大幅減少,而且還經常聽到尋親成功的好消息。但是即使只發生一起孩子被拐,對這個家庭、這名孩子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傷害。所以拐賣兒童犯罪哪怕只有一例,都是我們心里的一根刺,都是大家共同的疼痛,我們也要從嚴打擊。
五年四份建議,從最初提出“買賣同罪”、提高拐賣犯罪量刑起點,到建議對拐賣未遂行為加重懲處,完善收養機制,推進社會綜合治理,都是我這幾年來多次調研、訪談基礎上的一些思考。其中也得到了部分專業機構和愛心人士的幫助和支持。
現在社會上關注反拐的人越來越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要“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行為”。有中央的高度重視,有政法機關和相關機構的全力推進,有全社會的關注與努力,我相信“天下無拐”的那一天一定會到來!
愿天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
中國青年網:您此前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作為從黃岡大山里走出的創業者,您在扶貧行動中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件與我們分享?
閻志:今年1月17日,我們當年在宜昌貧困縣長陽建設的統戰扶貧項目木橋溪旅游度假風景區,正式獲得國家4A級景區評定。這是我非常高興的一件事。
當初,這里是一個交通不便、旅游設施零基礎的貧困山村,但經過我們五年的持續打造,變身為景色優美、人氣旺盛的高品質國家級景區。我想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是一場接力賽。2017年開始,我們推進卓爾“鄉親鄉愛”精準扶貧行動,進行電商扶貧、提供扶貧基金,捐建美好生活館、進行村灣改造,結對幫扶助力湖北50個貧困村脫貧。但面對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目標和任務,我們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努力,我們投身“萬企興萬村”的腳步不會停止,將續接奮斗,建設好、運營好高品質文旅產業,以4A景區建設為龍頭,更大力度推動鄉村振興,讓鄉村美起來、產業綠起來、農民富起來。
中國青年網: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老人養老問題近來也備受關注,對此您有哪些想法?
閻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老助孺、保護弱者,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應盡的本分。過去我一直關注兒童的防拐打拐,近期我也將關注重點放到了社會中比較脆弱、需要幫助和關懷的農村留守老人群體。
增進農村留守老人的福祉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社會都應創造條件,加快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留守老人健康安全、精神生活托牢底線。為他們提供生活健康安全保障和精神關愛,營造基礎的贍養環境,是建設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切入點和當務之急。
建議將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明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考核指標,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村留守老人數據信息平臺,為所有65歲以上農村老人建立關愛服務檔案。完善突發臨時救助制度,建設覆蓋全國的農村應急醫療救助平臺,在每戶留守老人家中安裝電子監測設備,便于出現健康安全問題時能及時一鍵報警求助,并組織人員到老人家中定期巡訪。
為解決留守老人精神上孤獨無依的問題,希望國家統一劃撥資金,建設具備圖書閱覽、電影放映、棋牌活動等文體功能的村灣老人文化活動室,各地安排專人組織留守老人參加戲曲欣賞及演出、樂器培訓、詩詞吟誦等文化活動。開辦農村“老年大學”,根據風俗民情因地制宜開設醫療健康、種植養殖、太極、書法、聲樂等課程,滿足留守老人社會交往、休閑娛樂需要。建議國家和地方組織志愿者、社會工作機構及老年人自助組織,通過社會力量多渠道為留守老年人提供敬老關愛服務。也希望中央財政給予補貼,適度調增基礎養老金標準,讓他們少一點辛勞,多一點晚年安適。
中國青年網:您接下來的工作還有哪些打算?
閻志:我們要積極把握新時代和湖北建設新發展格局的中部戰略支點的歷史性機遇,主動作為、砥礪奮進;秉持“商道為公、商業向善”的發展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爭創世界一流企業,努力締造一家受人尊重的商業機構。
我們將持續堅守實業、聚焦主業,知難而上、堅定轉型,心無旁騖聚焦現代商貿物流、智能制造等主營業務,將發展脈搏匯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速打造“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超大型現代商貿物流集群,建設全球數字貿易平臺,力爭兩年內進入世界500強;同時全力支持打造中國領先、世界頂尖的數控裝備和智能制造企業,奮發進取,守正創新,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更多代表委員精彩內容,歡迎通過今日頭條客戶端搜索關注#代表委員面對面#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