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程思)10月1日,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四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2021年國慶節特別節目播出。
特別節目中,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校的師生紛紛“大顯身手”,精心準備了大量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歡度國慶。
第十四屆全運會剛剛結束,特別節目中,“00后小魔王”孫穎莎的母校——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帶來的乒乓球操格外吸引眼球,學校傳承62年的乒乓文化熠熠生輝。“人人會打乒乓球,人人打好乒乓球”,在校長王維看來,全校1455名學生對國球運動的熱愛是學校真正的追求也是學校的底氣所在。
傳統體育項目的展示成了今年特別節目中的一大亮點。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北重三中的同學們帶來武術展示,以長拳、南拳、太極拳為主的武術表演展現了當代青少年的風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們帶來了劍術展示《對弈》,對于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張榮添而言,學習武術不僅讓他收獲了榮譽,更重要的是還讓他學會了堅持。“在不斷地堅持和努力下,我克服了傷病,拿到了北京市武術比賽的第一名。”
傳統體育項目還被同學們“玩出新花樣”。 在國慶特別節目中,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第三中學的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們帶來大型體育類節目。學校希望同學們在快樂的體驗中,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讓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
另外,在本次特別節目中,作為全國首批入選“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20所高校之一,四川師范大學和對口學校涼山州普格縣夾鐵鄉中心校、瓦達洛村小學一起來到特別節目中,獻上了MV《我和我的祖國》;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用舞蹈語匯演繹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商標誕生的傳奇故事;山東省濰坊市錦陽小學腰鼓隊由全校21個班級的810名學生組成,特別節目中,他們以一段精彩的“鏗鏘腰鼓”祝福祖國;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雙溝鎮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則帶來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舞龍表演;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第三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口風琴演奏《山楂樹》;北京科技大學師生帶來了傳統金屬工藝展示,師生們用藝術詮釋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三中學的同學們則帶來活力課間操“青春飛揚”,少年們用活力四射的課間操歡度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