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論述一脈相承,為我們立足“十四五”乃至2035年遠景目標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是共青團的光榮傳統。鄉村振興既是國家發展大戰略,也是青春建功大舞臺。近年來,江蘇各級團組織聽黨指揮、聞令而動,牢牢把握“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的核心要義,認真踐行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創新推出“青春四進 建功鄉村”行動,推動青商企業、青年人才、“青字號”金融資本、青年風尚進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動力和活力。
一、推動青商企業、“青字號”金融產品進鄉村,助力產業振興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江蘇各級團組織充分發揮聯系面廣的優勢,協調各方資源和要素向農村流動。
聚焦解決農村缺項目的現實困難,主動在做好村企聯建上下功夫。江蘇是經濟大省,民營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雖然沒有國家級貧困村,但是“三農”工作仍然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短板所在。江蘇各級團組織主動作為,認真梳理7000多家青商會員企業的發展需求和產業要素,挖掘各地農村具有的獨特資源稟賦,進行精準對接,促進“自由戀愛”。以市、縣、鄉三級團干部為工作力量,第一時間摸排鄉村產業現狀,并制作成線上易于推介的“一村一情”電子畫冊或小視頻向青商企業推介;同時,對接青商企業發展意向,在進行村企信息比對后,通過開展雙選會、青商企業“鄉村行”等活動,點對點、面對面促成村企合作意向875項,簽約項目超過500個,簽約資金170億元。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在團省委對接的簽約項目中,有312個已經開工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聚焦解決農村缺資金的現實困難,聯合推出了“新農菁英貸”專項金融服務產品。在調研走訪過程中,農村創業青年普遍反映創業過程中最缺的是流動資金。針對農村青年這一現實訴求,團江蘇省委聯合省農行、省農擔公司等推出了“新農菁英貸”產品,免抵押、基準利率、低擔保費率,最高單筆可貸300萬元,僅一年半時間就累計放款24.22億元。為提升服務質量,江蘇團省委構建了“兩聯三線四級”的工作機制,選派298名金融掛職團干部送貸上門,最快3天就可以放款,在農村創業青年中廣受好評。
二、推動青年人才進鄉村,助力人才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如何讓青年帶著知識、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回到鄉村、建功鄉村,讓廣袤農村不再為鄉村“靠誰振興”而發愁,江蘇共青團一直在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條“引流+培育+提升”相結合的系統化工作路徑。
“引流”就是組織大學生走進基層感知鄉村。團江蘇省委連續16年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蘇北計劃”,累計招募10700名大學畢業生赴蘇北開展1至2年的志愿服務,主要從事鄉村支教、精準脫貧、關愛幫扶和賽會服務等專項服務,成為“扶貧先鋒隊”“鄉村教師”“農業助手”和“公益達人”,累計有5000多名志愿者在服務期滿后留在了蘇北,其中90%以上在縣以下的基層一線干事創業,得到黨政充分肯定、社會高度評價和群眾普遍歡迎。
“培育”就是讓創業青年能夠更好地立足鄉村。聚焦返鄉創業青年、新型青年職業農民、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農村青年群體,聯合11家單位實施“新農菁英”培育發展計劃,目前入庫的4580名成員,平均年齡31.3歲,在農村帶動就業達35萬余人。抓好就業見習,組織動員全省512家涉農企業募集電商、營銷、監測、管理等涉農就業見習崗位,精準匹配青年進行就業見習實踐。抓好技能提升,首批開發了100節涵蓋農業種植業、養殖業、農村電商、農產品加工、農業社會化服務和新農村建設的涉農創業培訓的標準課程體系。抓好渠道拓展,打造“京東·江蘇青年館”和“郵樂·江蘇青年館”,分兩批在全省遴選了165家青年農業企業的500多個名特優農業產品入駐,幫助農村青年進行線上產品銷售。2020年農民豐收節期間,以“網聚青力量 助農促消費”為主題,開啟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累計開展助農直播活動614場次,銷售額5441.65萬元。
“提升”就是引進專業青年隊伍服務鄉村。注重提升服務農村的專業化水平,大力推進產業聯合體建設,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建立了“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聯合體”“有機蔬菜創新戰略產業聯合體”等6家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實現農業企業獨立經營、龍頭帶動、分工合理、要素融通、穩定合作、產業增值、農民受益的目標。聯合省農科院組建“青禾”科技志愿隊113支,專業涵蓋涉農各個領域,他們點對點服務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350家,針對性解決了一批村企聯建項目和扶貧項目中的科技瓶頸問題。
三、推動青年風尚進鄉村,助力文化振興、生態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生態宜居體現了廣大農民群眾對建設美麗家園的追求”。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必須要以文化為神,美麗為形,做到形神兼備。江蘇各級團組織把挖掘鄉村美麗元素和適應青年流行文化相融合,讓鄉村也成為青年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在品牌打造中提升鄉村美的質感。團省委、省農創會為全省農村青年量身打造“新農菁英”農產品品牌,按照優質、綠色、特色、規范的統一標準進行嚴格篩選,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省市兩級團組織聯動文創公司,幫助農村創業青年在“創始人形象塑造、農產品故事創作、文化元素融入、包裝設計時尚、網紅直播帶貸”等方面發力,統一標識、統一包裝,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農產品附加值。目前已遴選認定省“新農菁英”品牌產品113款,形成省級產品目錄,并建成省級“新農菁英”產品線上銷售平臺。利用第二十二屆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2020長三角供銷合作社名優農產品展銷會等平臺契機,設立“新農菁英”產品展區。
在青繪鄉村中描畫鄉村美的韻味。聯合組織“青繪鄉村”青年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選取大運河江蘇段沿線的13個村為競賽基地,組織青年深入挖掘鄉村自然肌理、生態稟賦和歷史文化,對鄉村環境改善、建筑性能提升等提出綜合設計方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富有時代特征、體現江蘇元素的運河特色鄉村,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選擇蘇北20多個農房集中改造地,開展主題墻繪志愿服務行動,積極發動大學生志愿者、有藝術特長的團員青年、新興青年群體圍繞鄉村新貌、紅色文化、環境保護等主題定向設計墻繪作品。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各地團組織積極邀請相關專家、美術專業力量做好指導,注重結合村莊實際,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村莊特色、發展特點,注入生態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元素,讓青年志愿者以水墨之力繪出鄉村振興之美。
在扶貧濟困中傳遞鄉村美的溫度。投身扶貧濟困、扶老助弱的公益事業,日益成為新時代江蘇青年的主動選擇。江蘇各級團組織把青年熱情與農村需求結合起來,一方面,瞄準家庭困難的農村高考畢業生,組織實施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構建起“一起做好事”的公益生態圈,2020年,省市兩級累計募資3105余萬元,資助本專科大學新生3561人。另一方面,瞄準全省9427名事實孤兒群體,啟動實施“夢想改造+”關愛計劃,著力構建“1+3+4+X”關愛服務體系,即:建設1間“夢想小屋”,未來兩年內,依托原有居住房間(或空間隔斷)進行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在全省建成1萬間“夢想小屋”;落實“一對一結對、月常態走訪、季集中關愛”3項結對機制,實現對“事實孤兒”群體常態化、全覆蓋的精準保障;實施4個關愛項目,省市縣團組織圍繞“事實孤兒”群體需求,每年度策劃開展愛心暑托班、實現微心愿、暖冬行動、悅讀成長等4個重點關愛項目,切實將幫扶和關愛送到每一名事實孤兒身邊,探索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愛有機結合的幫扶模式,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決不讓一個青少年掉隊。
四、推動農村團組織建設,助力組織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級黨委和黨組織必須加強領導,匯聚起全黨上下、社會各方的強大力量”。團江蘇省委搶抓機遇,把鄉村振興作為改進農村團組織薄弱現狀的重大契機,作為檢驗農村團組織改革活力的重要標尺,有效解決了農村基層團組織的“空殼化”問題。
一手抓配備,一手抓培訓,讓農村團干部強起來。2017年,聯合省委組織部印發《關于認真做好全省市縣和基層共青團組織換屆工作的通知》,明確農村團組織書記、副書記配備要求。去年9月,經過爭取,在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文件中專門增加了“同步加強共青團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提倡村社區‘兩委’中的年輕干部兼任共青團組織負責人”政策表述。制訂農村團干部培訓計劃,落實縣(市、區)團委主體責任,每兩年對農村團組織書記實行培訓全覆蓋,2020年共培訓村(社區)團組織書記超過1萬名。為檢驗村級團組織書記政策理論水平,從去年起團省委通過電話抽查的方式,隨機抽取500名左右團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和業務能力測驗。
一手抓整頓,一手抓規范,讓農村團組織活起來。目前,江蘇共有農村領域團支部37771個,實現了全覆蓋。從去年6月起,逐一對其中存在的無團員空心團組織、團員人數過多的巨型團支部以及團員人數較少的濃縮團組織進行整改,共整頓農村領域問題團組織868個。制訂下發《關于深入推進團支部工作清單制度落實的通知》,對村(社區)團支部基本任務、工作機制、重點任務、特色工作作了明確規定,在基礎工作項上,又細分團的干部、面向團員青年開展的基本工作和活動、團的經費、團的陣地4個版塊,推動農村團支部緊扣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江蘇各級團組織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找準工作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組織引領全省團員青年以青春激昂的奮進姿態,在邁向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征程上握好接力棒、跑出加速度。
(作者系共青團江蘇省委書記 司勇)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1月1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