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發揮共青團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是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必然要求。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發揮群團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中心才能找準方向,服務大局才能體現價值”。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發揮共青團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是應有之義,也是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四川共青團在省委和團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貢獻度不斷提高。
優化組織設置,不斷適應青年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在哪里,團組織就建在哪里”。這要求我們根據青年分布特點健全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我們深知,要在青年密集區域建立健全組織體系?紤]到青年大量聚集在園區和非公企業的現實,2019年,我們在全省開展園區和非公企業團建“百日攻堅”,推動全省符合建團條件的219個園區全部建立團組織,推動全省園區中符合建團條件、有相當規;蚯嗄昙械1906個企業建立團組織;考慮到青年在行業系統較為聚集的現實,今年6月,團省委在全省啟動行業系統團建“百日攻堅”行動,推動省、市、縣三級成立了146個行業系統團指委或團工委,僅團省委推動成立的省級交通運輸、互聯網、物流快遞、文化創意、新經濟等10個團指委就直接或間接聯系上了全省4.7萬家單位、407萬名青年、65萬名團員。我們深知,只有不斷創新組織形態才能提高有效覆蓋。功能型團組織是把隸屬于不同團組織的團員和活躍在產業鏈上的青年凝聚起來的一種好方式。我們大力推廣功能型團組織建設,如眉山依托枇杷、梨、花椒、柑橘等產業建立功能型團組織,覆蓋當地團員青年1000余人。根據青年群體因緣而聚的特點,我們加快建設“青年創業者協會”“青年志愿者協會”“青年文體協會”三大團屬青年社會組織,突出“青年之家”組織屬性,通過打造一批跟黨走、舉團旗、有能力、強服務的樞紐型組織,加強對青年的有效覆蓋,如疫情期間,全省“青年之家”僅線上活動就覆蓋400余萬青年。
履行引領職責,切實發揮政治功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青團要加強對青年政治引領,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這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為黨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升政治能力,切實發揮政治功能,引領廣大青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我們深知,一個組織的屬性決定了它的初心和使命,所以共青團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團員青年,在廣大青年中傳播黨的主張。我們堅持團要管團、全團帶隊,廣泛運用新媒體手段,以微信公眾號、微博為信息發布基礎平臺,把學校、企業、其他領域的團屬賬號納入到矩陣中來,天府新青年微信、四川共青團微博、抖音等省級新媒體平臺覆蓋青年超1000萬,全省團屬新媒體矩陣覆蓋青年超3000萬,信息1小時直達基層;組織動員全省青年常態化開展“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每周近300萬團員青年參與打卡學習,參與拍攝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等視頻錄制,在青年中引起強烈反響;堅持把工作對象轉化為工作力量,做深、做實、做活“青年思想政治宣講團”,每學期開展不少于兩次“青年講師團進學校”活動;深化“青馬工程”培養制度,著力培養一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每年培養人數不少于1萬人。我們深知,志愿服務是青年關注度最高、參與度最深、獲得感最強的實踐育人載體。我們聚焦社區治理、生態環保、安全應急等領域,開發了“青春志愿”愛在社區、愛在旅途、靚在鄉村、迷途導航、守護生命、蜀你最贊等系列項目,組織動員全省青年通過“志愿四川”平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在社會治理實踐中蔚然成風。據統計,“志愿四川”平臺注冊志愿者超過380萬名。
提升服務水平,精準助力青年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青團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廣泛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在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這要求我們緊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把握“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不斷提升服務青年發展的精準性和科學性,為青年有效參與黨政中心工作賦能,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共青團應有的貢獻。我們深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是服務青年發展的頂層設計、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撐。我們堅持一體化推進青年發展規劃的工作機制,推動省、市、縣三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高效運轉,整合各成員單位力量,定期研究青年發展問題,會商青年發展政策,解決青年實際困難,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協商、各方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省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全部建立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資中縣被確定為全國規劃實施的7個試點地區之一。我們深知,項目化、品牌化推動工作才能更深入持久地服務青年。我們深化“青創計劃”,著力構建“全鏈條式”的工作模式,已發放創業扶持貸款1.47億元,累計扶持青年1700余人,導師指導投入時間超過1.7萬小時,用真金白銀推動創新創業;開發“青創商城”,依托電商平臺,服務廣大農村創業青年,特別是服務貧困地區創業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間先后推出5期銷售專題,用粉絲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持續開展“青戀計劃”,搭建集聯誼交友、興趣培養、技能提升、公益服務為一體的活動平臺,去年以來,我們開展省級示范交友聯誼活動100余場,吸引1.2萬名青年參與;以“童伴計劃”為抓手,建設童伴之家,聘請童伴媽媽,有效解決外出青年農民工的后顧之憂。我們深知,只有在中心大局下謀劃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我們圍繞助力脫貧攻堅的頭等大事,聚焦教育支持、產業發展、禁毒防艾等領域,開展三年攻堅行動,通過社會募集累計向涼山投入資金和物資價值9500余萬元,深入實施“青春扶貧超市”項目,用積分兌換激發內生動力,幫助當地青年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圍繞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共青團聯合開展“川渝雙城青才計劃”“川渝河小青保護長江行動”“川渝青訓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青年交流薈”等8個重點合作項目,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引領青年建功立業。
轉變工作理念,主動跟上時代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團的工作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青年,必須密切聯系青年”。這要求我們轉變工作理念,深入基層、深入青年,緊跟青年變化和時代需要,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群眾工作等。我們深知,要想了解青年的真實需求,必須要到青年中去感知他們。我們建立了密切聯系青年的常態化制度,2018年以來,團省委機關干部固定聯系3個以上基層組織、每個部(室)固定聯系4個高校,在此基礎上密切聯系一定數量的青年;堅持帶頭參加“青春志愿·愛在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機關干部每月到社區開展集中志愿服務活動。同時,我們全面推進從嚴治團,切實加強青年政治機關、青年學習機關、青年服務機關、青年示范機關建設,通過黨支部書記領學分享、黨員過政治生日等,讓每名青年干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堅持把每年7—9月作為集中調研和工作推動月,結合當前重點工作找亮點、找問題、找差距,以更加新穎的工作理念、更加嚴實的工作作風,主動跟上時代步伐,順應青年發展需要。
(作者系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