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人大代表柴閃閃:奮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發稿時間:2020-05-26 15:00: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我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市郵區中心局接發員柴閃閃。
2004年,我帶著兩件襯衫和一件外套,
從湖北輾轉來到上海,
成為了一名郵政勞務工。
那時候,郵政快遞行業所有崗位都要依靠人工操作,
最多的時候我一天要裝卸近萬袋郵件。
一天下來大家都累趴下了。
但只要想象到用戶收件那一刻的微笑,
我就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十幾年過去了,
我已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郵區中心局的
接發員、高級工,
成了我們單位的業務能手和青年骨干,
并榮幸地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我們新生代的農民工渴望學習、向往獲得尊重,
我們相信,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我是一名“85后”普通農民工,
剛到上海工作時,
夏天,我們頂著近五十度的高溫在火車車廂里裝卸包裹;
冬天,我們站在站臺上裝卸郵件,
等待下班列車的間隙常會凍得瑟瑟發抖。
當時的農民工沒有一項拿手的技能,
想要留在大城市,太難。
2009年,企業更多的關鍵性崗位逐步向勞務工開放,
我們外地戶籍農民工有了更多的晉升機會。
2011年,我有幸參加了公司舉辦的業務練兵大賽,
要熟記全國2600多個地名、
快速畫出全國鐵路干線圖、背熟理論知識材料。
4個多月里,每天早晚我都背誦理論知識。
最終,我獲得了五項全能總分第一的成績,
大賽也免去了我考技工級別的時間限制,
就這樣我從初級工一路成為一名郵件轉運高級工,
也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業務技能熟練,我開始擔任郵件接發員崗位。
2013年,我成為上海開放大學在職?粕,
我覺得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混出來”、留下來。
這些年的經歷讓我深刻領會到,
實體經濟的發展,既需要領軍的創新型高端人才,
也需要滿天星一樣的基礎性技能后備人才,
這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農民工,只要足夠努力,
不需要羨慕任何人。
走進人民大會堂,
我知道我背后是數以萬計的農民工,
我得扛起履職的責任!
2018年,我結合自己在快遞行業的經歷,
提出加大農民工技能的提升力度,
提供持續“再培訓”的資金投入,
同時對農民工群體開展適時性、
適用性職業技能培訓等提出建議。
2019年,我調研走訪時發現,
部分企業為快遞員購買的是意外保險,
快遞員難以得到工傷保險等有效保障。
我提出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快遞員勞動合同簽訂
和“五險一金”繳納的督查力度,
將工傷險納入快遞員必須參加的保險險種之列。
此外,針對快遞員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
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學習或休閑娛樂的問題,
我提出企業要控制和優化接單量、配送量,
完善配送績效獎勵考核制度等建議。
今年2月10日,
我參加了上海王港郵件中心夜班生產,
為防疫物資的快速轉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今年兩會,
我就加強基礎性技能人才成長環境營造等方面提建議,
希望為更多的普通勞動者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使他們更好地為城市發展發揮作用。
今年,我帶來了這些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的偉大發展成就
是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的,
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接力奮斗創造的。”
小時候,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一年吃肉的次數可以超過過節的次數。
如今,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感到,
靠雙手,靠勞動,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們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又邁進了一大步,
我也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新期待。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奮斗中
獲得閃閃發光的人生!
未來,我會繼續堅守在快遞員這個崗位上。
這份工作連接著千家萬戶,
容不得半點的疏忽和大意。
我會始終把敬業、鉆研當作習慣,
把奮斗、拼搏作為常態,
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櫻桃好吃樹難栽,我相信,
每一分付出,都將懷抱收獲,
每一種奮斗,都將被人銘記。
奮斗最出彩,因為我們生逢嶄新時代!
記者:張瑞玲 朱彩云 楊雅欣(實習)
策劃:王海 楊月
設計:薛雪(實習) 匡宛瓊(實習) 蔡潤民(實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作家報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媒體學院建設性新聞工作坊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