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兩會時刻】增!強!信!心!
發稿時間:2020-05-24 10:07: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在聽取大家發言后,習近平說:“今年,實現我們的脫貧目標,還是有把握的。因為我們提出這個目標,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實際上我們這一代人也有這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
點擊視頻,聽總書記原聲:
聯組會上,劉永好委員圍繞民營企業化危為機作了發言。習近平在聽取發言后說:“民營企業在中國這個希望的田野上,開始確實是一片荒蕪。但是到今天,民營企業發展到如此之規模,起到當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此之貢獻,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斗,不斷地去克服困難。”
點擊視頻,聽總書記原聲:
要科學分析形勢、把握發展大勢,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積極引導全社會特別是各類市場主體增強信心,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要看到,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
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
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總的來說,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
受訪者: 劉旗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
受訪者:劉永好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受訪者:秦榮生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受訪者 :張云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集團產品中心總經理
浙江工商大學
薛瑞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是習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的重點。近些年來,鄉村旅游成為旅游扶貧的重要抓手,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推進鄉村振興和旅游扶貧的重要支撐。后疫情時代的旅游業正迎著希望的曙光,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也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反映。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青年,我立志牢記時代使命,承載國家期盼,扎根大美鄉村,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東北電力大學
王玉航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去年暑假時我曾在基層團委做過兼職團副書記,真切參與過脫貧攻堅工作,對此感悟良多。作為一名電力大學的學生,我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特色,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經濟高速發展提供電力支撐。
重慶大學
蔡承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球疫情肆虐,經濟放緩的的背景下,更需要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促使我國產業結構快速優化升級,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更要練就過硬本領,積極投身強國偉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河北大學
閆春旭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我是一名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深知糧食來之不易。現在社區里的草莓、櫻桃等農副產品也到了上市的季節,我也積極在網絡上宣傳家鄉的農副產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杭州師范大學
麻麗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危和機總是伴生,應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當前疫情給旅游業帶來了挑戰,也伴生著機遇,它讓人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當前,鄉村振興建設如火如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已經進入關鍵階段,旅游業在其中更要承擔起拉動內需、旅游扶貧的責任。作為一名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我要更清晰地自我規劃,積極地投身到旅游產業迭代升級的浪潮中,去接觸、參與和創新“云上旅游”項目,運用新科技、新時尚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投身于全域旅游建設、文旅產業發展和數字旅游開發。
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鎮哈太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加爾恒別克·胡馬爾漢(哈薩克族)
這些年,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我的家鄉通過發展旅游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這個普通的農村青年也辦起了養殖合作社和民宿。我發自內心地感謝共產黨!現在,受疫情影響的旅游業也在復蘇,民宿的客人也多了起來,我對今年的收入很有信心!接下來,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上,我要發揮青年致富帶頭人的作用,敢試敢闖,敢想敢干,幫助更多農村青年共同致富,一起過上好日子。
新鄉學院
陳果
總書記說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我家鄉在貴州,貴州以前是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近幾年的變化讓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國家的富強。家鄉有句話叫“考上一個大學生,脫貧一家子”。作為高校學生,我一定要不斷努力學習,學成之后回報家鄉,帶動家鄉脫貧致富。
浙江大學
盧昊
習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統籌做好“六穩工作”,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永恒的課題。習總書記的講話為即將踏入社會、面臨就業考驗的我們打了“強心劑”。作為當代最富有活力的“潛力股”,我們青年學生應積累扎實專業基礎,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才智。
浙江理工大學
萬蘇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落實“六穩六保”。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我感受到了青年的責任與使命。我們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努力做新時代具有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為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浙江大學
宗藝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全面辯證地闡述了當前我國經濟及全球經濟面臨的現狀,結合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與疫情期間的特殊影響,明確了黨中央堅持“六穩六保”穩住經濟基本盤的決心。作為青年,我們更應挖掘自身能力和潛力,以至于挖掘我國自身經濟潛力,為經濟發展獻出一份力。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兩會期間都會去看望全國政協委員,同他們親切交流、共商國是。
2013
關鍵詞:自主創新
在日趨激烈的全球綜合國力競爭中,我們必須正視現實、承認差距、密切跟蹤、迎頭趕上,走自主創新道路,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涉及未來的重點科技領域超前部署、大膽探索,加快從要素驅動發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
——2013年3月,習近平參加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
2014
關鍵詞:民族團結
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
全國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團結的政治局面,都要堅決反對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團結的言行。要堅決依法懲處和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筑牢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銅墻鐵壁。
——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
2015
關鍵詞:兩岸關系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發展兩岸關系的著眼點和落腳點。
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
我們注重聽取臺灣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意見和建議,愿意了解臺灣同胞想法和需求。
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到兩岸大交流進程中來,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
我們愿意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愿意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2015年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的講話
2016
關鍵詞:新型政商關系
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
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2016年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的講話
2017
關鍵詞:知識分子
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
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2017年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的講話
2018
關鍵詞:新型政黨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新時代多黨合作舞臺極為廣闊,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018年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的講話
2019
關鍵詞:文藝、社科工作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
要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2019年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的講話
記者
胡春艷 田文生 馬宇平
寧迪 王林 林潔 董碧水
李潤文 王鑫昕 王雪迎
王龍龍 李華錫 王璐璐(見習)
王姍姍(見習)周呈宣(實習)
編輯
王海 張玘云 畢若旭
宋莉 唐希 曾繁華
統籌
劉世昕 閔捷 曹競 李新玲
王岑予 劉洪俠 張瑞玲 李慧慧
設計
張婷 魏琳通
劉豫晉(實習) 孫逸軒(實習)
監制
董時 吳湘韓 黃勇
總監制
張坤 毛浩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