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烏鎮10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維瓊 楊月)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中國烏鎮拉開序幕。曠視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算法平臺Brain++榮獲“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后,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了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
唐文斌在“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現場。資料圖
Brain++背后的持續創新密碼
中國青年網:在您看來,曠視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唐文斌:曠視的核心競爭力是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算法從研發到部署是一套龐大的系統工程,目前業界普遍把深度學習框架作為算法開發工具,但是學習和使用成本高,難以規;。究其原因,只有深度學習框架并不能直抵本質,需要拉通從數據到算力再到框架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人工智能時代亟需一個滿足產業需求的操作系統。
曠視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算法平臺Brain++作為統一的底層架構,為算法訓練及模型改進過程提供重要支持。Brain++幫助曠視構建了一條不斷自我改進、不斷更加自動化的算法生產線,實現以更少的人力和更短的時間開發出各種新算法,并能夠針對不同垂直領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豐富且不斷增長的算法組合。
此外,以Brain++作為基礎設施,曠視開發了可部署于云端、移動端及邊緣端全計算平臺的先進深度神經網絡。
中國青年網:我們都知道曠視是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化的先行者,曠視的工作機制是怎樣的?
唐文斌:曠視通過向客戶提供包括先進算法、平臺軟件、應用軟件及人工智能硬件等多種高效的全棧式解決方案,為不同垂直領域的客戶賦能。典型客戶包括金融科技公司、銀行、智能手機公司、第三方系統集成商、物業管理者、學校、物流公司及制造商等。
具體而言,曠視的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為手機提供人臉識別解鎖與計算攝影功能,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使各種城市場景實現物聯網設備的智能部署及管理,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數字化升級工廠、倉庫及零售店,從而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
讓算法來訓練算法,讓AI來創造AI
唐文斌。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中國青年網:拉通從數據到算力再到框架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是您與合伙人開始研發Brain++的初衷?
唐文斌:面臨自身發展和產業現狀,曠視希望用“端到端”的人工智能算法平臺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的生態底座,讓開發者和企業獲得從數據到算法產業化的“一攬子”技術能力,從而推進技術快速落地。
2014年我們開始研發Brain++,它是一套“端到端”的AI算法平臺,目標是讓研發人員獲得從數據到算法產業化的一攬子技術能力,不用重復造輪子也可以推進AI快速落地。我們的Brain++還引入了AutoML技術,可以讓算法來訓練算法,讓AI來創造AI。
目前,曠視依靠全員使用的Brain++訓練、部署算法,而無需依賴第三方開發的深度學習框架。未來,曠視Brain++有望為更多創新創業公司賦能,為中國AI技術發展帶來強有力的推動。
中國青年網:在Brain++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來自哪些方面?研發不同階段中,挑戰會有變化嗎?
唐文斌:任何一個公司其實想去做內部的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某種程度上在內部都會面臨質疑,因為它不會很快見到收益、看到成果、看到商業收益,這其實是需要很堅定的投入和決心,才能把這個產品做得足夠好。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大的挑戰,技術、人才方面的挑戰是一方面,但這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自己要堅信自己要做這件事情,而且能夠持續去做。
往往很多公司會更關注于做更直接見效、商業上能夠有直接收益的工作,這會是大部分人更現實的選擇。但是,我們認為一家公司要走得更長久,不僅僅是今天靠聰明的人靈機一動做幾個優秀的算法就能實現的,而是要思考怎樣才能持續地產生優秀的算法,怎樣能夠以更多的算法來規;腕w系化地做這件事情。
做算法這件事情,不僅僅靠幾個聰明人,而是能夠把聰明人的想法沉淀到系統,因為這個系統能持續不斷產生算法,這是很關鍵的一件事情。所以更大的挑戰來自于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決心,這個過程中還是有過質疑、挑戰和團隊內部的不理解,但我們一直堅定地在做這件事情。
現在人工智能發展還處在“幼兒園”階段
中國青年網:您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發展到了哪個階段?
唐文斌:有人說如果把整個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比作上大學,現在的人工智能還處在“幼兒園”階段、初級階段。
我們只是了解到、探索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們看到了深度學習,某種程度上它也從仿生學的角度有一些啟發,但大腦工作模型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們還是處于很無知的狀態。
所以,我認為人工智能處在很早期的階段,現在很多人說人工智能是針對具體場景、具體問題的一個工具性的算法。但我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接下來會有非常大的空間,產生更強的人工智能、更泛化的人工智能,這里面有非常大的空間。
中國青年網:AI視覺現在涉及到很多隱私的問題,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我們了解到,今年曠視成立了人工智能道德委員會,監督技術倫理問題,初衷是什么?
唐文斌:簡要回答一下,我認為每一家技術公司都有責任思考技術怎樣用在好的地方,防止技術被濫用,這是每一家公司的社會責任。
從曠視的角度,這一定是一邊發展一邊治理的過程,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去思考。我們為什么成立這樣一個委員會?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認知邊界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有一些外腦,我們能夠借助他們的經驗,讓更多的人提出一些建議,我們需要來自于不同視角的人,這是我們成立這樣一個委員會的原因,因為他們能夠給我們提供這樣一些建議。
鑒于人工智能行業發展還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曠視致力于構建良性的產業生態而非帶來顛覆,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充分尊重所有人的尊嚴和隱私。
中國青年網:曠視是AI創業比較成功的一家公司。下一步您覺得拼的是什么?
唐文斌:我們只是起步相對早,發展相對比別人更靠前的一家公司而已。你到底在給社會、給客戶創造什么樣的價值,為什么是你?為什么是現在?這是每個公司需要去回答的一些問題。
曠視作為相對走得比較早的公司,商業化上可能比別人走得更快一些,規模上也更大一些,但這僅僅都是起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市場。
在經濟下行期,人工智能的公司到底是利好還是不利好?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利好,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場景里,大家才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帶來的價值。真正需要精細運營,需要把每個環節、效率和成本看得更仔細,我認為這是AI的價值,因為AI的核心價值就是重構整個效率和成本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