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劉利影 實習記者 王凡)“從今年起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對這些省份,我們正在進行評估,我們的基本態度是實事求是、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準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
2018年3月1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視覺中國供圖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這一影響億萬民眾的“中國第一考”已歷經了40個年頭。自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來,經過了試點探索期,2018年的高考改革很快將迎來井噴式的進展。
“教育改革”話題再沖進兩會熱點前三
今年人民網推出的網民對兩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調查顯示,“教育改革”話題時隔13年再度擠進前三。這與我國教育改革一直向縱深推進,各省市高考改革陸續落地的背景密切相關。
對于最受人們關注的高考改革,調查結果顯示,近三成網民認為“高考招生地區差異”是高招最需推進解決的問題,24%的網民表示希望完善異地高考政策。
2017年,“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為我國教育改革明確了新時代的新目標。
“先完成一個小目標”
“教育改革是有生命周期的,是漸進式的,大體上三年一個周期。我們還是有信心的,算我們的一個小目標吧!比ツ陜蓵陂g,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我們想經過三五年時間的努力,能夠建立起一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體系!
2017年高考,上海、浙江這兩個高考改革排頭兵的考試科目采用“3+3”模式。所謂“3+3”,就是除語數外3門主要科目外,再選3門選考科目。但在確定3門選考科目的方法上,上海和浙江的方案略有不同。上海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則采用“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一科目。另外,浙滬兩地外語考試均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兩地高中生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北京、海南、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同樣采用“3+3”模式,確定選考科目實施方案與上海類似,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忌呖汲煽儗⒂烧Z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的成績與3門選考科目的成績構成。外語同樣提供兩次考試機會,以最好成績入分。天津的改革方案是在原有的英語聽力兩次考試的基礎上,實行高考英語筆試兩次考試,取筆試和聽力各兩次考試中較高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表示,去年在山東省試行了“雙向選擇”的“3+3”新模式。學生在除了語數外這3科必選課之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政治、歷史、生物、物理、化學、地理這6科中選擇3科。而雙向選擇的意思是,大學有權規定專業所需考的科目。如果想要考取大學的某一專業,學生則需要看該專業所要求考的科目。
“如何擴大自主性是30多年來貫穿高考改革的一個突破點,其目的是要給學生和高校更大的選擇空間。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逐步走向開放、走向自主,這將是必然的改革趨勢。”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表示。
招生制度改革試點:試點是成功的,進展是健康的
在今天,分數統一劃線錄取的“一元選拔模式”愈來愈顯現出它的弊端,綜合評價選拔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高考改革必然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分數很重要,但分數不能是唯一的錄取標準。于是,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招考分離等詞匯不斷進入人們的視線。
自2014年起,高考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暗谝,牽動了高中教學改革。高考改革,招生改革就像指揮棒,指揮棒改了,高中階段的教學必須相應改革。主要體現在大多試點采用了“走班選課”模式。過去那種固定班次教學的模式已經得到改變,學生的自主權大了;第二,推動了素質教育發展。高考改革之后,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這是非常明顯的素質教育措施。上海80%的學校都建立了創新實驗室,建立了1800多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第三,在學業水平的考評方面促進改革。過去考試的門類是固定搭配的,現在不是了,是動態組合的,發生了變化!痹诮衲耆珖鴥蓵浾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這樣總結。
與此同時,高考改革也帶來了新的挑戰。2017年,“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被寫入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關人士分析,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深化”或主要包括兩個層面!耙皇侵冈圏c逐步全面推向全國;二是需要不斷完善試點方案,解決各地在試點改革中遇到的新問題,這是難點,也最為復雜!痹谡憬⑸虾5认刃性圏c地,“3+3”(語數外3門統一測試,物理等科目選考3門)的考試方案中,已經實施的后一個“3”就遇到了一些具體而棘手的問題。例如多次考試取最好成績的做法,在目前中國中學普遍“以考試為綱”的背景下,使學校教學秩序就出現了一些混亂現象。而“多元評價,綜合錄取”的錄取方式實質是定量評價基礎上加定性評價。而定性評價相對主觀,容易引發人們對于公平性的爭議。
“試點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學生自主選課這個空間究竟多大才是合適的,因為這可以做定量分析,選擇的課太多,學生選擇的壓力就會增大。就像我們有些同志開車,到停車場去,一個車位就搶著去停,眾多的車位就不知道停在哪個車位了,要費一番思量,選擇的成本就會上升。還有選修的難度系數怎么設計,這是需要考慮的,比如說簡單的課程選課的人多了,難度較大的課程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影響選擇的數量,而難度較大的一些課程往往都是基礎性課程,是需要加強的!
“時間服從質量,堅持質量導向、問題導向,確?荚囌猩贫雀母锶〉贸晒。從目前的進展情況看,從試點情況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是成功的,進展是健康的!标悓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