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正在召開的兩會上,許多“90后”代表委員的亮相,引發熱議。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最美的浪花涌現。從國家運動員到青年創業者、大學生村官、制造工匠,越來越多的“90后”代表把年輕人的聲音帶到參政議政的平臺上,也以自信和從容展現著年輕一代的風采。斬獲兩枚奧運金牌的葉詩文、扎根脫貧一線的大學生村官程桔、憑借工匠精神實現技術突破的農民工代表鄒彬、執行反恐處突任務的一等功臣趙賀……這些“90后”代表,他們的崗位或許普通,但都以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所從事的領域嶄露頭角,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扎根基層的價值選擇和心系國家的責任擔當,綻放了人生最美的芳華,給這個時代注入更多青春朝氣。
95后代表葉詩文
正是這種蓬勃的朝氣,讓年輕力量的崛起成為不可忽視的話題。兩會作為匯聚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平臺,青年人的聲音不應缺席,青年人的期盼格外重要。 成長在信息化時代的“90后”,既有著敢想敢做敢說的性格特征,也有著視野廣泛、學習能力強等特點,“90后”參政議政的能力成熟、履職盡責的水平提升勢必給兩會注入青春的底色。從“希望國家給予新生代農民工更多關懷和技能培訓”的訴求,到“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優化成才環境”的呼吁,再到“加強政策引導,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提案,“90后”代表立足各行各業的思考、深入基層一線的調查,通過兩會的金話筒傳遞出年輕人的聲音,也讓兩會所關注的青年議題更貼近需求、所推出的政策更好回應青年期待。
95后代表鄒彬
進一步來看,“90后”亮相兩會舞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苯裉,改革開放進入第四十個年頭,中國這艘航船行進到新的歷史方位,如何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如何凝聚起啃下脫貧攻堅等硬骨頭的更大力量?當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90后”手中,終須年輕一代以奮斗為發展蓄力、以擔當為改革接力。近年來,在世界技能大賽上,20來歲的中國技術工人屢破記錄;在重大科研攻關的現場,一大批新生代建設者挑起大梁;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正在用奮斗書寫建設的畫卷。從這個角度來看,讓兩會聽到更多“90后”的聲音,凝聚的是前進的動力,注入的是改革的信心,厚植的是發展的根基。
種子長成大樹的過程,離不開陽光和雨露。不可否認,年輕人的成長也面臨著諸多不可避免的壓力和煩惱,為青年人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還需要各方參與。在今年的兩會上,把“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針對青年人創業創新問題,有委員建議設立青年創業引導擔;,加大對青年創業擔保風險補償等支持;圍繞青年的心態問題,有代表提出“不要輕易否定年輕人,要對青年有更多價值觀的激勵。”可以說,兩會上的青春話題、青春方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為年輕人的人生出彩搭建更為寬廣的舞臺成為最大共識 。
這正是:發展代有人才出,奮斗自有芳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