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繼祥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盧冠瓊 宋繼祥 吳楚)“不僅醫療廣告有它的弊端,就算不給廣告,部分醫療內容還是不夠權威專業。”3月6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就“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與“醫療廣告競價排名”的弊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們知道,很多網友、患者,是在互聯網上來做醫療咨詢的,醫療類搜索請求量日均過億,僅搜狗上每天有數千萬人次查詢醫療相關的問題。他們也希望借助互聯網這個平臺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能夠知道下一步該去什么樣的醫院,做什么樣的診斷。”王小川表示,今年自己的提案之一,就是關于醫療系統與互聯網企業聯動建設數字家庭醫生的內容。
他指出,醫療改革是民生的頭等大事,在過去的九年里,政府投入了數萬億資金,但老百姓依舊面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改革成果距離人民的預期還有距離。王小川認為,互聯網企業可以據此發揮優勢,助力改革。
對于時常在網上進行醫療咨詢的民眾而言,醫療廣告競價排名最是令人憂心。王小川介紹,搜狗在前年發布了一款產品,叫“搜狗明醫”。這款產品,在用戶發起與醫療相關的搜索請求時,將優先展示非商業的、權威的醫療信息。他感慨,網上信息魚龍混雜,“所以我們做了非常大的努力,跟衛計委等有大量的合作,去提供權威的內容。”而下一步,“我們要開始把人工智能技術引進去”,“做數字的家庭醫生,利用互聯網觸達用戶的優勢提高覆蓋面,成為醫聯體的一部分。”
王小川介紹,“互聯網技術可以做一些分層工作,在病人去醫院之前,就能夠根據自己的癥狀去相對應的醫院、科室檢查,甚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前做一些預判。”
“如果感覺今天嗓子不太舒服,懷疑自己是咽炎,新型醫聯體中的‘數字家庭醫生’能夠帶來什么樣的體驗?”王小川以實例講解,“它能夠去提問你還有其它什么癥狀,而后給你一個判斷,大概是什么情況,是否需要到醫院就診?如果判斷的是應該去醫院,那么它還會告訴你應該去哪個醫院,哪個科室。”
“其實我知道我們很多網友或者患者也有一種體會,一旦去醫院的時候,遇到科室沒走對,那么你就需要重新去掛號,甚至于在一個醫院里面連續走三四個科室,可能直到晚上還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 王小川說,“該去大醫院還是小醫院,去什么科室,能讓用戶明明白白地去看醫生,他們對于自己的狀態也會更加了解和放心。”
“希望跟體制內的醫療單位能夠聯合起來,這樣能使得網民在這個地方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務,打通醫療的服務體系、數據體系和網上咨詢。”王小川希望,“在5到10年間,能夠做到讓每個人、千家萬戶都擁有這樣的數字醫生,享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帶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