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2月2日電 通訊丨紐約“新年俗”彰顯春節文化魅力
新華社記者楊士龍 劉亞南 施春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紐約是美國華人人口最多的城市和聯合國總部所在地,春節在這里早已走出華人社區,成為當地各界民眾歡迎的公共節日之一。
春節先后于2015年6月、2023年9月被確立為紐約市、紐約州公立學校法定假日。2023年12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也將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多年來,林肯中心新春演出、帝國大廈等地標建筑亮起“中國紅”、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敲響“新春鐘”……這個美國大都市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慶祝春節“新年俗”。
紐約“春色滿城”:春節盛宴跨國界
漸起的舞臺燈光下,一抹抹青綠映入眼簾。琴韻悠悠,青綠簇簇,讓當地觀眾仿佛穿越回北宋時代,與少年畫家王希孟共同經歷一場名為“千里江山圖”的中國傳統文化之旅。
拉開2025年紐約新春慶祝月的,正是這場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帶來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1月10日至12日,該劇在可容納2500余人的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連演四場,但依然一票難求。
今年,來自北京恭王府博物館的民俗藝術家們,給紐約新春活動增添更濃的年味。在他們的幫助下,當地民眾在多個表演藝術中心和文化場所體驗拓印“福”字、制作漆扇、結繩、剪紙等項目,并將親手制作的小物件送給家人朋友作為紀念。
在美職籃(NBA)布魯克林籃網隊1月27日晚舉行的一年一度的慶新春球賽期間,從每個座位上放置的新春紅包、計分牌上的“中國新年”滾動條,再到現場主持人不時發出的“春節快樂”高聲吶喊,無不體現著春節的喜慶氛圍。球迷們當晚還可領取蛇年小工藝品、品嘗中國美食。
1月28日晚,高約443米的帝國大廈頂端還飄起“中國紅”,如同一束紅色的火炬屹立天空,將春節的紅火喜慶傳遞四方。這一傳統迄今已有25年歷史,成為中美文化融合和友誼的象征。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樂隊之一,紐約愛樂樂團中西合璧的新春音樂會已連續舉辦13年,堪稱當地慶新春系列活動的“壓軸戲”。今年的音樂會定于2月11日在林肯中心上演,《春節序曲》《中國民族舞組曲》等經典作品將再次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超越國界的音樂之美。
紐約曼哈頓區、布魯克林區、皇后區法拉盛等唐人街新春花車游行、舞龍舞獅花炮節、美食廟會等傳統年俗活動歷久彌新。以炮竹文化節和花車大游行為代表的曼哈頓華埠新春慶典已連續舉辦26年,成為足以與感恩節游行相媲美的大眾節日。
致力于促進美中交流的華美協進社前社長詹姆斯·B·海莫維茨說:“如果我們可以通過文化紐帶更深入地理解彼此,我堅信美中兩國人民的心靈將更緊密相連。”
共話“蛇年傳奇”:生肖文化綻新彩
承載著時間輪回與生命哲思的生肖文化,在紐約乃至全美和聯合國早已生根發芽,不僅拉近美中兩國民心距離,也成為全球文化多元共存的典范。
美國郵政最近推出三維蛇生肖紀念郵票。綠色的主色調象征著勃勃生機,點綴蛇身的紅色花朵增添喜慶氣氛,郵票下方寫有“農歷新年”的紅色文字。美國郵政自1993年起開始發行生肖紀念郵票,廣受集郵愛好者和民眾歡迎,是美國郵政史上最成功的系列紀念郵票之一。
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發行的蛇年生肖郵票上印有四條相互纏繞、頭尾相接的錦繡花蛇,配有“乙巳年”與“蛇”的醒目中文字樣,精美別致。今年的郵票還支持個人定制,人們可以用個人圖片來代替附票中的聯合國會徽圖案,令郵票更具收藏意義。
在1月27日舉行的迎蛇年敲鐘儀式上,納斯達克公司副董事長鮑勃·麥庫伊表示,今年是他的本命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蛇”象征著好運、財富和長壽。納斯達克為250多家中國企業在交易所掛牌上市深感自豪,相信這些具有創新性和代表性的優質企業將助力美中兩國更好發展。
“福到聯合國”:和合理念傳四方
“人真多!我去年也參與了活動,我覺得今年規模擴大了三倍。”1月17日,在由聯合國中國書會舉辦的“蛇舞寰宇 瑞啟新篇”主題春節聯歡活動上,主管全球傳播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梅麗莎·弗萊明發出這一感慨。弗萊明說,希望每個人在這個動蕩的世界中擁抱中國春節所蘊含的智慧,并繼續尋求結束沖突和解決全球危機的辦法。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1月24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福到聯合國”新春慶祝活動。活動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視頻向全球華人致以新春祝福,并感謝中國對聯合國、多邊主義和全球合作的堅定支持。
聯合國文明聯盟高級代表莫拉蒂諾斯則用中文向來賓祝賀“春節快樂”。他說,“蛇”代表著智慧和謹慎,也代表著變革與成長,“面對諸多全球性挑戰,蛇年所體現的精神將為我們注入希望與正能量”。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致辭中說,蛇在中華文化中象征著智慧、靈性和新生。在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歷史節點,在全球治理面臨關鍵抉擇的重要時刻,希望我們都擁有更多靈活與耐心,以勇氣應對挑戰,用智慧解決難題,在困境中蛻變新生,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