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澳門迎來了回歸祖國25周年的歷史性時刻。作為一座東西文化交融的城市,這里生活著華人、土生葡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他們的生活故事和視角共同構成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文化面貌,為澳門的多元文化增添了生動的一筆。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澳門不僅實現了經濟騰飛,還為中外青年提供了一個多元化、包容的生活和發展平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中外青年,見證了澳門回歸中國25年來的巨大變遷,也感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交織,文化與經濟的碰撞,不斷助推澳門走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澳門以全新方式變得更加國際化
“我從2001年開始在澳門生活,親身經歷了澳門回歸以來的一系列巨大變化。”澳門大學美籍教授蒂莫西·A·辛普森在澳門回歸中國18個月后來到澳門,23年來,他見證了澳門城市建設、經濟和人口的巨大變化。
辛普森的家在澳門的市中心。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說,這些年來,澳門的面積變得更大了,人口增多了,游客也更多了,本地博彩公司投資數十億美元建設了許多度假型酒店。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澳門的天際線,改變了居民的生活體驗,也讓澳門變得更加國際化,成為一個全球旅游和商業往來的目的地。“澳門一直是國際化的,但它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變得更加國際化。”辛普森說。
“在澳門生活并說英語完全沒有問題,”辛普森說,“尤其是如果你也學會幾句簡單的粵語,那差不多就夠了。”他指出,雖然說中文在一些本地社區可能會更有幫助,但如今英語在澳門非常普及,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現在幾乎所有年輕人都能流利地講英語”,辛普森認為,這讓外籍人士更容易融入澳門社區,“我很喜歡這里”。
像辛普森一樣,澳門的多元文化氛圍和獨特的文化融合地帶正吸引越來越多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外籍人員來這里工作、定居。這也成為澳門多元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的一個縮影。截至2023年年底,澳門外地雇員總數已達17.5萬余人,較上一年增加兩萬余人。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澳門總人口為68.7萬人,同比增加8200人,主要是因為居澳外地雇員增加了。
大灣區融合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來自安哥拉的莫瑞·費雷拉已經在澳門生活了5年,她目前在澳門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澳門是一個非常適合外國人居住的城市,盡管城市規模不大,卻很友好、安全,在這里生活很安心。”
從本科到碩士的課程學習,讓費雷拉對澳門的教育環境贊不絕口。“澳門的教育環境非常多樣化,提供了多領域、多語言課程,這樣的教育環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機遇”。費雷拉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通過與香港高校的合作,她可以參與到科技創新和跨文化交流的項目中,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互動交流。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大大便利了大灣區內城市之間的交通,“這座橋讓出行變得更加快捷,縮短了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時間”。費雷拉表示,這種便捷的交通和大灣區的政策支持使得她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區域內的科技創新項目,為她提供了更多職業選擇。
“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充分發揮葡語國家‘精準聯系人’的作用,連續舉辦六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部長級會議和一屆部長級特別會議,助力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2月18日表示,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澳門積極開展對外交往合作,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
安哥拉是重要的葡語國家之一,澳門回歸中國25年來的發展故事正吸引越來越多像費雷拉這樣的葡語國家青年赴澳學習交流。
展望未來,費雷拉透露,她正在考慮畢業后在澳門或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工作。她相信,在這里獲得的工作經驗將使她成為一名更有能力和經驗的專業人士。“我很想體驗這里的職場環境。在澳門的工作經歷無疑會為我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未來,我將這些經驗帶回我的國家安哥拉,為我們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希望土生葡人貢獻更多力量
在澳門這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生活著一個獨特的族群——土生葡人。他們是葡萄牙人與亞洲人混血的后裔,其中,中葡混血的土生葡人約6600人,占澳門人口的1%。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雖長著一副洋面孔,但族群文化和生活方式卻與嶺南地區相似。土生葡人群體既是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天然載體,也是聯結東西方文化的重要紐帶,在中葡文化交流中發揮著獨特作用。
澳門土生葡人青年協會副主席戴顯揚是一名80后,在澳門出生長大,他的爺爺是葡萄牙人,他因此有四分之一葡萄牙血統。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時,戴顯揚還是一名初中生。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坦言,作為土生葡人,家里人當時對澳門的未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擔憂,但是父親的話給了他信心,“我爸爸說不要擔心,往后肯定會更好”。
戴顯揚的父親戴明揚于1952年出生于澳門,1978年畢業于葡萄牙里斯本大學法學院,是澳門著名律師,在回歸前后都擔任過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葡文學校基金會第一副主席等職務,長期關注土生葡人群體,為當地的文化教育、慈善事業等作出諸多貢獻。
戴明揚的話很快獲得印證。戴顯揚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澳門回歸祖國這些年來,中央政府和澳門歷屆行政長官都對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和文化給予充分支持,葡語和葡國元素的建筑絕大多數都被保留下來了。“土生葡人對‘一國兩制’的擔憂慢慢減下來了,反而看到‘一國兩制’是讓世界更多認識土生葡人的一個機會。澳門土生葡人人數有限,祖國內地的這么多人幫忙一起宣傳,效果會好得多。”
談到澳門土生葡人對“一國兩制”的看法,戴顯揚說:“我們是充分支持的,也希望在‘一國兩制’中,把澳門獨有的文化推廣出去。”
長久以來,澳門一直是連接中國與葡語國家的橋梁和平臺。土生葡人不僅在文化上傳承著中西合璧的傳統,也在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中扮演著橋梁的角色。“我們土生葡人很多都能講葡萄牙語、普通話、廣東話、英語,有很大的語言優勢,在助力中葡合作方面也作出了很大努力。”戴顯揚說,“希望土生葡人未來能在中葡合作中貢獻更多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