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黃亦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梓
“中國在填補全球基礎設施缺口方面投入了逾1萬億美元!苯,英國智庫托尼·布萊爾全球變化研究所地緣政治學者魯比·奧斯曼在美國《時代》雜志上發表分析文章稱,“(中國項目推進的)速度比西方項目更快,合作關系中的官僚主義更少!
中國在過去10年中取得的成績,無論是在微觀還是宏觀層面,都得到了各國媒體的關注。德國“德國之聲”電臺稱,專注于中國議題的德國博客“China Table”對中國首倡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過去10年中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總結,認為其在基礎設施和能源轉型領域對中亞與阿拉伯地區的幫助是10年前人們無法想象的。
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統計數據,中國在2023年上半年與中東、中亞地區的合作數量比2022年同期有明顯增長。這不僅是中國經濟復蘇的體現,也是更多國家希望與中資企業合作的體現,“China Table”稱之為“基于互惠基礎的貿易關系”。
“德國之聲”電臺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10年間開展的項目為中國的企業和銀行積累了寶貴的海外經驗。
許多外媒提到,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幫助許多發展中國家有效應對了區域性乃至全球性問題。在衛生健康領域,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合作成效顯著。各國積極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立緊密的衛生合作伙伴關系。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已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關于“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衛生合作協議,發起和參與中國-非洲國家、中國-阿拉伯國家、中國-東盟衛生合作等9個國際和區域衛生合作機制。依托“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醫院合作聯盟、衛生政策研究網絡、中國-東盟健康絲綢之路人才培養計劃(2020-2022)等,中國向數十個國家派出了中國醫療隊,還為共建國家培養了數萬名衛生管理、公共衛生、醫學科研等專業人才。
英國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稱,斯里蘭卡總統維克拉馬辛哈10月16日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維克拉馬辛哈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高度贊揚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認為該倡議提供了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重要措施。
如今,“一帶一路”正在進入新的階段!稌r代》雜志稱:“展望未來,質量而非數量將成為主導。”除了高質量發展的“一帶一路”新階段,《時代》還關注中國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的具有全球影響的“三大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暗聡暋狈Q,這些倡議“正在受到更多推崇,它們旨在讓中國更多地加入全球合作”。
奧斯曼寫道,這些倡議“旨在與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安全和文化實力”。她認為,在中國推動“三大倡議”的同時,“一帶一路”仍將在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很明顯,中國正在認真地改變其發展方式,以便更好地與世界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