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中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簽署的第一份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
談及共建“一帶一路”的世界意義,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向《藍廳觀察》記者表示,自己職業生涯中的一半時間是在非洲度過,親眼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當地帶來的變化。無論是在肯尼亞、索馬里、蘇丹,還是在埃塞俄比亞和南非,以及他去過的許多非洲地區。聯合國方面希冀看到更多合作、圍繞人類進步開展更多的對話。他指出,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框架下有關項目全部實施后,涉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將使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這對于聯合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聯合國的目標正是全人類的共同發展。
常啟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重大倡議。目前,已有多個聯合國機構、基金和項目,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探索如何讓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更大動力。特別是,當前,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前五個目標,包括無貧窮、零饑餓、良好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在全球范圍尚未完成。無論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全球發展倡議,都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了動力與活力。
對于即將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常啟德充滿期待。他表示,希望論壇取得全面成功,更好地促進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助力在2023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