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是深化國家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力抓手。在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我國西部地區和沿線國家的聯系便愈發緊密。中歐班列也從2011年僅發送17列,增長至去年全年到發2242列。
重慶作為內陸城市,不沿邊不靠海,在以前,想要與歐洲進行經貿往來,只能走海運,在廣袤的太平洋上飄兩個多月。現在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到達德國杜伊斯堡,只需14天左右,有效增強了沿線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
那么,來往的貨物是如何通過中歐班列進行運輸的呢?讓我們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的鏡頭,走進重慶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一探究竟。(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田嘉碩 記者 黃丹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