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朝日新聞》8月25日報道,8月24日,金磚國家同意邀請6個國家加入。為何在20多個申請國之中選中這6個國家?通過觀察新成員名單可以看出批準方和申請方的考慮。
報道說,海灣產油國中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同時獲邀加入。對于印度等金磚國家而言,與資源國家強化關系本身就能帶來益處,更不用說這兩個國家依靠石油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沙特在安全領域原與美國關系深厚,現在兩國關系不佳,沙特希望探索一條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沙特身為阿拉伯國家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方,在俄烏沖突一事上,通過產油國組織與俄羅斯建立關系,還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在沙特召開的和平峰會,作為外交協調者彰顯了存在感。
阿聯酋雖然經濟規模無法與沙特相提并論,但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日本之上,財政余力充足。
報道又說,埃塞俄比亞人口超過1.2億,是經濟高速增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國。非盟總部也位于埃塞俄比亞。當地有大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大型項目,與中國關系緊密。
埃及人口超過1.1億,是阿拉伯世界中人口最多的國家。美蘇冷戰時期擔任埃及總統的納賽爾曾主導不結盟運動。
被稱作“全球南方”的新興發展中國家中,許多深受糧食能源價格高企、美元等外幣荒的困擾,埃及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對于金磚國家探索的能夠取代西方機構金融援助以及不依賴美元的結算體系心懷期待。
報道稱,阿根廷也抱有同樣想法。阿根廷的美元儲備已嚴重不足,難以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另外,巴西總統盧拉希望提升拉丁美洲的影響力,他與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是盟友。(編譯/李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