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6日電(林卓瑋)“金磚機制會對二十國集團、南南合作等多邊合作機制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戈登商業科學研究所高級管理人員、哈佛大學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前研究員法爾哈娜·帕魯克(Farhana Paruk)做出了如上評價。
法爾哈娜·帕魯克研究中國已有20多年的時間。作為此次受邀在金磚峰會論壇上發言的一名中非關系專家,她向中新網分享了自己在現場的所見所聞,“這次會議相關討論十分熱烈……將對二十國集團以及南南合作等多邊合作機制,產生非同小可的影響”。
目前,烏克蘭危機僵持不下、中美關系復雜,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帕魯克認為,在全球治理挑戰日益嚴峻的當下,以金磚合作機制為代表的多邊合作機制,將在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環境氣候等問題的治理上,發揮有效作用。
帕魯克表示,此次金磚國家峰會,具有成為全球治理機制變革“分水嶺”的意義。這些志同道合的國家走到一起,尋找文明之間的共性,共商所面臨挑戰的現實解法,將有助于打破美西方霸權主義、單邊主義。
談到包容性多邊主義時,帕魯克指出,金磚國家具有人文關懷和海納百川的思想共性。她認為,中國儒家思想的“仁愛”思想和南非的“烏班圖”本質上是共通的,即人與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南美地區也有著源遠流長的類似傳統。
她進一步指出,金磚國家所代表的多邊主義機制,尤其是中方所強調的思想內核,即文明交流互鑒、和平共存,定將超越差異、沖突和文明優越感,與美國政治家塞繆爾·亨廷頓提出的“文明沖突論”相比,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經濟發展是本次峰會的另一關注重點。在全球經濟急需復蘇的后疫情時代,探討經濟合作機遇,意義非比尋常。根據英國經濟研究機構橡果宏觀咨詢公司2023年3月發布的數據,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五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GDP的31.5%。對此,帕魯克表示,基于金磚國家的巨大經濟體量,金磚合作機制將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資源和活力,擴大市場準入,帶來更多經貿機遇。
作為一名南非學者,她還強調,中國在推動金磚合作機制、“一帶一路”倡議等多邊合作機制在南非乃至非洲大陸落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帕魯克表示,目前,南非正面臨能源危機,中國在這個重要關頭提供了光伏發電等技術支持,來幫助南非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此外,中國援建的一眾基建項目,也正在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火如荼地展開。
帕魯克表示,期待中國和南非未來在能源領域達成更多合作。她進一步分析稱,在未來的南南合作中,金磚國家需要著重在貿易、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發力,以更好地完成消除貧困、促進經濟增長等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