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現在快遞驛站的流量大不大?”“春節前后,快遞挺多的。”“越是這個時候越容易發生詐騙,把我們的宣傳海報貼上,提醒大家多看看。”近日,記者跟隨山東省青島市檢察機關干警的腳步,來到一處快遞驛站,開展全市公益訴訟案件整改回頭看暨現場反詐普法宣傳工作。
記者在快遞驛站里看到,分揀工作有條不紊,貨架上的待取件整齊碼放。“青島市檢察院、青島市公安局提醒您:警惕包裹外包裝上的陷阱,安全守護從不輕信開始!”墻上的提示語格外醒目。
“這個標語看似簡短,卻是精心設計的,就是為了一下子吸引取件市民的注意。”嶗山區檢察院干警向記者介紹。隨后,檢察干警向周邊群眾分發了《致全市居民的一封信》,提醒廣大居民朋友警惕包裹外包裝上的陷阱,切勿輕易掃描陌生二維碼。
“沒想到這二維碼也有這么多套路,以后可不敢亂掃了!”一個來取件的大媽感慨道。2024年11月,嶗山區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稱,從轄區快遞驛站取出的包裹上粘貼了“掃碼送水杯”“掃碼領雨傘”“掃碼得話費”等二維碼,部分群眾掃碼后遭遇被騙取個人信息和欺詐消費等情況,造成財產損失。
“掃碼詐騙這種情況多發頻發,怎樣從源頭上根治這一問題呢?”經過研判,檢察機關認為,公安機關、市場監管局作為反電信網絡詐騙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責任部門,應當對上述問題進行監管,并采取措施加強源頭治理防范。
2024年11月,青島市兩級檢察院一體履職,就該情況與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磋商。磋商后,檢察機關推動市場監管、公安部門聯合快遞驛站的主管單位郵政管理部門,向打印取件碼小票的管理系統平臺負責公司發布提示函,督促其下架了所有違規商業信息,建立商業信息合法性審核新機制,并在快遞驛站的醒目位置增加動態宣傳點位,在全市1730個快遞小票打印站點上投放反詐宣傳標語,截至目前投放總量達126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