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韓丹東
火燒、刀切、榨汁機……看著這些詞語,許多人會以為這是在做美食,殊不知這是一些人虐殺寵物的方法。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在某社交平臺一交流群內臥底發現,群內充斥著各類虐殺寵物的視頻,發布者不少,付費觀看者更多,其中不乏關于用什么方法、虐殺什么動物等討論,虐殺寵物儼然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
受訪專家指出,斬斷虐殺寵物灰色產業鏈需要從法律、教育、監管等多個方面努力。政府部門應加快立法進程,加大執法力度;網絡平臺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容審核;公眾要提高動物保護意識,積極參與監督舉報。
虐殺視頻付費觀看
手段殘忍無法直視
在某社交平臺交流群內,記者看到,群里充斥著大量虐殺寵物的血腥視頻,小動物們在鏡頭前遭受著棍棒毆打、火燒、水淹、電擊等暴行,一些人以分享虐殺寵物視頻為樂。
通過與群內人員聊天,記者得知,群內大多數動物都來源于一些流浪動物救助站或者從私人手中低價收購的寵物,拍攝虐殺視頻的多數為男生,但群成員也有不少女生。
群管理員錄制完虐殺視頻后會發布通知,明碼標價,每個視頻的售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中涉及各種鼠的虐殺視頻價格相對低,涉及貓狗的虐殺視頻價格相對高。一些群友購買這些視頻后,會同步發布到群里,群成員全部可以觀看,許多群友還會留言“謝謝老板分享”等。
當有群內成員詢問虐殺、毒殺寵物會不會犯法時,群管理員還提供“法律服務”,告訴對方:“用異煙肼是合法的,最害怕用老鼠藥或者氰化物之類的劇毒。這樣的話,就可能因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而被追責。”
記者在該群臥底多天,后來因為一愛寵人士舉報,該群被平臺查封。但在被查封前,群管理員表示,如果該賬號被銷號,他會再創群聊,且已經再次購買了一批寵物倉鼠“可以慢慢玩”。
“之前100多只倉鼠花了我1000多元,我又在某網購平臺批發了100多只,才幾百元,這下能玩個夠,不夠再訂一批應該可以玩到過年。”該群管理員發信息說。
記者了解到,這些虐殺視頻已形成從購買寵物到拍攝虐殺視頻,再到銷售虐殺視頻的完整鏈條。而該群組只是中下游環節,即虐殺行為的實施和拍攝。通過視頻可以看出,這些虐殺者在隱蔽的場所對寵物進行殘忍折磨,并將虐殺過程拍攝成視頻。這些視頻成為產業鏈下游的“商品”。
在下游,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和交易,滿足一些心理扭曲者的觀看需求。一些小論壇網站甚至專門開設了付費觀看虐殺寵物視頻的板塊,觀看者只需支付一定金額,就能觀看這些血腥、殘忍的內容。
通過添加多個群聊,記者發現,售賣虐殺寵物視頻的群組一般得熟人介紹才能進群。同時也有一些群組會發布一些虐殺寵物的視頻,且進群沒有門檻,甚至會發布一些愛寵的“視頻廣告”以吸引愛寵人士進入,而他們的目的很簡單:看不慣愛寵人士,故意刺激他們。
上海誠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大成直言,販賣虐殺寵物視頻涉嫌違法。根據《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規定,網絡表演不得含有以下內容:以虐待動物等方式進行表演的。《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第三條指出出版、制作、復制、進口、批發、零售、出租音像制品,應當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傳播有益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
使用暗語規避風險
寵物來源渠道多元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小眾社交平臺、論壇,甚至是即時通信工具的私密群組,成為虐殺寵物視頻傳播和交易的主要場所。
這些平臺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對用戶發布的內容審核形同虛設。發布者利用暗語、加密文件等方式躲避平臺檢測,將虐殺視頻肆意傳播。而購買者只需通過簡單的轉賬操作,就能獲取這些血腥視頻。
在某論壇內有一個名為“鼠××”的社區,該社區有近6000人關注,帖子高達6.4萬。社區內成員自稱“老哥”,將虐待寵物鼠的行為稱作“吱療”。經觀察,該社區內虐殺寵物鼠的內容主要是發布倉鼠、花枝鼠、豚鼠等寵物鼠各種死后的尸體照片,因屬于公共平臺,成員往往在虐殺后會將動物尸體進行清潔,文案也會用“睡著了”等字眼模糊虐殺的事實。
“拍攝這類視頻、照片并不為了謀取利益,而是從中獲取快感與馴服動物的滿足。”有成員這樣對記者說。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緱小豐分析,虐殺寵物視頻能夠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并形成產業鏈,與網絡平臺的監管不力有很大關系。一些網絡平臺為了追求流量和經濟效益,對內容審核不嚴格,未能及時發現和刪除虐殺寵物視頻等不良信息,甚至為了吸引用戶,對這類視頻進行推薦和推廣,這無疑為虐殺寵物視頻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那么,這些被虐殺的寵物都從何而來?
記者采訪得知,寵物來源頗多,虐殺者會通過誘捕流浪動物獲取寵物,或者通過盜竊或找貓犬販子交易等非法手段獲取寵物,也有從正規寵物市場、養殖場或者私人家庭中購買寵物的。
周昌(化名)平常喜歡觀看此類視頻,他告訴記者,街頭流浪動物是虐殺視頻拍攝者的主要目標之一。他們會在深夜,使用捕獸夾等工具,在流浪動物經常出沒的地方進行抓捕。這些流浪動物由于缺乏保護,很容易就落入他們手中。
“家養寵物也未能幸免。有團伙專門從事偷盜寵物的勾當,他們通過翻墻等手段進入居民家中,將寵物偷走。還有一些人,利用寵物交易市場管理漏洞,從非法渠道低價收購寵物,這些寵物不少也會流向虐殺者。”周昌說。
據他透露,現在有專門賣“星期貓”“星期狗”的商家,他們將一些生病或者從其他地方低價收購來的貓狗,簡單處理后賣給消費者。而那些賣不出去或者被退回的貓狗,往往會被他們處理賣給虐殺者。
明確界定虐殺行為
細化完善處罰標準
緱小豐認為,對于虐殺寵物行為的界定和處罰目前仍然缺乏明確規定,這使得執法部門在面對這類問題時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難以對相關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打擊。
他建議,在現有法律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和明確虐殺寵物行為的法律定義。例如,清晰界定何種行為屬于虐殺,包括行為的方式、手段、造成的后果等,為執法提供明確依據。與此同時,根據虐殺寵物行為的嚴重程度,制定相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處罰標準。對于情節較輕的虐殺行為,可以處以罰款、社區服務等處罰措施;對于情節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虐殺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如處以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罰,并可同時處以罰金。
“將動物保護和尊重生命的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設計相應的課程和教學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還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傳播渠道,廣泛開展動物保護和尊重生命的宣傳教育活動。”緱小豐說,還可以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動物保護主題活動,如動物保護志愿者活動、動物保護科普展覽、動物保護知識競賽等,吸引公眾積極參與,增強公眾的動物保護意識和行動自覺。
在他看來,強化監管執法也刻不容緩,清晰劃分各相關部門在動物保護監管方面的職責,避免出現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情況。例如,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對動物養殖、運輸等環節的監管;公安部門負責對涉及虐殺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查處;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對動物交易市場、寵物商店等經營場所的監管;城市管理部門負責對城市公共場所內的動物管理等。
“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動物保護監管的合力。加強對虐殺寵物行為的日常巡查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舉報機制,鼓勵公眾對發現的虐殺寵物行為進行舉報。對于接到的舉報信息,相關部門應當及時進行核實和查處,做到有報必查、查必有果。同時,要加強對虐殺寵物行為的執法打擊力度,對查實的虐殺寵物行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罰。對于涉及犯罪的虐殺寵物行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切實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緱小豐說。
他還提到,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對虐殺寵物行為的輿論監督,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虐殺寵物行為的不滿和譴責;還可以通過參與動物保護組織的活動、發起或參與動物保護公益項目等方式,積極傳播動物保護的理念和知識,倡導文明、科學的養寵方式,營造全社會關心、愛護動物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