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國青年網

新聞

首頁 >> 2018全國兩會原創 >> 正文

兩會代表委員共話“中國電影”

發稿時間:2018-03-17 20:37: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 劉利影 實習記者 許佳楠)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勢頭威猛,票房不斷被刷新。“10余年的時間,票房從9億元到500多億元,足以令電影人歡欣鼓舞。”全國政協委員、導演尹力在3月7日小組發言時如是說道。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電影”多次被提及,代表委員們圍繞“中國電影”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的走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電影可以自信

 

  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籍導演賈樟柯亮相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接受媒體采訪。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對于電影工作者而言,我們的工作也與民族發展緊密相連。”全國人大代表、導演賈樟柯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上談到文化自信如是說道,他表示:“中國電影可以自信。”

  賈樟柯分享了一組數據:今年2月電影票房破百億,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559.11億元,其中,由中國制作的電影票房占比達到53.84%。“這是個什么概念呢?我拍第一部電影的時候,整個中國電影票房才10億元。電影票房的表現讓中國電影人激動,這也說明中國電影人的努力獲得了中國觀眾的支持和認同。”

  據賈樟柯介紹,2017年10月舉辦的第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在為期8天的時間里,共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的52部影片參展,吸引了18萬人次觀眾觀看,上座率達到93%。

  “過去只有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辦電影節,而像平遙國際電影展這樣的電影節可以讓文化資源向小城市甚至是農村流動。”賈樟柯表示,當看到年輕人在平遙古城里談論電影、談論電影文化,他非常開心。“這充分說明,中國的電影確實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樣一個新的時期,我們可以把好的當代文化資源推進到基層,讓它落地生根。”

  中國電影“有高原,缺高峰”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透露,預計到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中國銀幕數量預計超過6萬塊,年產影片約800部,年票房預計達到700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導演尹力。圖片來源于網絡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我國目前文藝創作存在著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實際上,中國電影同樣也面臨著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情況。對此,曾拍過《云水謠》《張思德》《鐵人》等優秀影片的導演、政協委員尹力會上表示,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我們現在還是單靠票房收入作為電影制片的收入,它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比方說版權授權、主題公園、衍生產品等;另一方面,從電影放映的硬件來說,我們有了4K影廳、IMAX影廳、杜比全景聲影廳等過硬的硬件設置,這反過來對電影本身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也提出了從“緣起”和“終端”解決的辦法。他認為無論是創作者,還是院線,雙方都要對電影內容提出嚴格的要求,不斷開拓題材、拍攝符合貼近人民、扎根生活、為民代言的影片。

  影視演員要以演技為標準

 

  3月4日,文藝界別政協委員在小組會議上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從左至右,分別是全國政協委員呂逸濤、張光北、鄭曉龍。中國青年網記者 盧冠瓊 攝

  “我們的影視作品,應該是老少咸宜的,而不只是刷‘小鮮肉’。”曾拍過《甄嬛傳》等多部優秀作品的鄭曉龍接受記者采訪,談及“小鮮肉”。他表示,“關注‘小鮮肉’沒什么不可以,但是影視作品的審美,不能只審‘小鮮肉’,應該是審那些藝術創作上優秀的表演藝術。如果光看漂亮,光看顏值,那不如去看選美。”

  鄭曉龍擔憂:“影視創作如果光在顏值上審美,這么下去,一定是有問題的。”最近,國產影片口碑票房雙豐收,更多演技派演員走進熒屏。鄭曉龍稱之為“好現象”。他認為,“‘小鮮肉’的聲音為什么那么大?可能是因為年輕女觀眾比較關注‘小鮮肉’。最近的一些好現象,也就是說明大家會煩啊,老看‘小鮮肉’,年輕女觀眾也會煩。”

  鄭曉龍強調:“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標準。影視演員,一定要以演技為標準。”

  中國電影該如何走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繼祥 攝

  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談及國產電影應該如何走出去的問題,他認為,中國電影向外傳播相對較少,如今大部分國產電影的市場僅限于國內。而要讓國產電影走出去,首先得有向外傳播的能力,其次是向外傳播什么文化。“現在我們的電影抄襲的比較多,仿造的影子也多。真正原創的、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相對少,這樣的傳播就很難。既看不到獨到的東西,拍得也沒人家的好,那傳播的意義就不大。”

  全國政協委員鄭曉龍、尹力在會上提到,創作題材一定要來源于生活、貼近人民。

  重視培養青年導演梯隊

  “講好中國故事,我們要培養好自己的導演,提升電影質量要從培養青年導演梯隊抓起。”尹力提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已連續3年發起“青蔥計劃”,旨在挖掘有潛力的青年導演,扶持優秀的電影項目,并為其搭建優質業內資源平臺,為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后備力量。迄今,已有近千名青年導演和近百位影視界同行參與其中。

  “從2035年到2050年,更年輕一代的創作者,將用他們的才智讓中國的電影異彩紛呈,不光是電影大國,還是電影強國;不光吸引中國的觀眾走進影院被感動、被震撼、被征服,還要走出國門,讓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通過電影了解中國。”加速中國電影工業的現代化進程,讓中國電影大國與先進的工業和技術能力相匹配,真正以實力發展成為電影強國。尹力的這一觀點,成為很多代表委員的共識。

  “過了50年、100年,后人通過影像了解今天這個時代,感到不遺憾、不缺席、不無語,這才是中國電影真正的希望之光。”尹力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的加速推進,中國電影市場還有很大的“藍海”等待開拓。培養更多的觀眾、培育更大的市場,都是對行業發展的前瞻性布局。

  對于中國電影的發展,賈樟柯導演也表示,高速發展的電影產業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面對當前中國電影產業人才緊缺的現狀,他期待國家在文創人才方面能夠出臺更多利好政策,加大電影教育力度,為優秀的年輕導演提供更多資助。今年兩會期間,賈樟柯也提交了相關方面的建議。

  主旋律電影需要更多年輕人來創作

  今年春節檔熱映的《紅海行動》將主旋律商業大片再次推向一個新高度,陳力委員從這一現象出發,認為“通過《戰狼2》和《紅海行動》驗證了在觀眾心中已經抵制了‘三俗’”。陳力認為觀眾的審美和政治覺悟都在提升,對于主旋律影片導演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的轉變。“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到今天,確實有根本性的改變,作為導演來說這些改變都是讓人欣喜的。同時我也希望政府部門、院線等各方面能夠通過觀眾的這些轉變引起對主旋律影片的重視。”

  “影視作品應當肩負起傳播文化自信的使命。”陳力委員認為,主旋律作品創作是否成功、能否打動人心,關鍵在于是否對自身文化理想和文化價值有高度信心。“未來需要更多年輕人來創作主旋律電影,但不一定是所有的都是大制作,主要是要講好故事。不一定非要是大制作大場面,小制作的也要有,要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主旋律影片的創作中來,要讓主旋律影片與年輕人的心靈相通。”

責任編輯:楊曉霖
 
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可以玩百家乐的博彩公司| 注册百家乐送彩金| 百家乐发牌的介绍| 博彩百家乐带连线走势图| 炸金花棋牌游戏| 12倍百家乐官网秘籍| 澳门百家乐官网骗人| 太阳城百家乐杀祖玛| 大发888新澳博| 宝兴县| 百家乐官网两边| 做生意放什么东西招财| 太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赌球| bet365 体育在线uo| 网络百家乐官网真假| 百家乐屏风| 黄金城娱乐场| 网上百家乐官网公司| 免费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永利国际娱乐| 皇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百家乐官网导航| 百家乐论坛香港马会| 新葡京娱乐城网站| 百家乐官网大天堂| 线上百家乐是如何作弊| 霍城县| 百家乐打庄技巧| 88娱乐城址| 百家乐官网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盛大娱乐城城| 516棋牌游戏中心| 现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络百家乐赌博赢钱| 皇冠网小说推荐| 乐宝百家乐娱乐城| 乐天堂娱乐城| 打百家乐的技术| 沙龙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