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善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國青年網(wǎng)

新聞

首頁 >> 2018全國兩會原創(chuàng) >> 正文

委員熱議大齡青年“脫單”:培育正確婚戀觀迫在眉睫

發(fā)稿時間:2018-03-14 22:02: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青年網(wǎng)北京3月14日電 (人民政協(xié)報記者 王泳3月10日,浙江杭州市萬松嶺書院,一個書香氣濃之地,幾乎每天匯聚來自各地為兒女相親的家長。“女兒明明是博士,但是在這里都不敢說是博士,只敢說是碩士,怕嚇著男方不敢搭訕。總之是怕失去機會。”一位家長說。 

  這位家長代表著一個群體的尷尬。根據(jù)2015年中國人口和就業(yè)統(tǒng)計年鑒顯示,2014年 20-59歲未婚人口已達1.4億人,20-34歲適婚群體在未婚人口中的比重為91.6%。“剩男剩女”的問題已經(jīng)非常普遍,甚至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記者發(fā)現(xiàn),今年兩會期間,城市大齡青年的婚戀問題吸引越來越多委員的目光。連續(xù)兩年,民主黨派、共青團中央等都曾不同頻次地關注此問題。委員們紛紛表示,如何樹立正面的婚戀觀,引導年輕一代走入婚姻神圣殿堂,這是亟需關注的社會問題。 

  越來越難的“脫單” 

  “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頻繁的加班節(jié)奏,無所適從的交際圈,城市大齡青年的窘境,使得急于戀愛‘脫單’的壓力越來越大。”全國政協(xié)委員、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力告訴記者,隨著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年輕人的婚戀觀、家庭觀也在改變著。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2015年年末,中國流動人口數(shù)量已達2.47億人。伴隨流動人口向新城市或地區(qū)的遷移,尋找具有相同生活方式、生活習慣與背景的對象,難度變得更大。 

  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圣約翰爵士兒童弱視基金會會長馮丹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80后開始,積累財富成為一種心理情結,財富對婚戀的影響由潛在的因素成為顯性的因素,并成為城市青年婚戀中的權重指標。 

  全國政協(xié)委員、臺盟上海市委主委李碧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而言,婚姻的目的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但是很多人也在強調(diào)婚戀中的對等關系和共同素養(yǎng)。 

  “城市大齡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尤其是女性,自然對戀愛要求的心理價位相應提升,很多單身青年普遍抱有寧缺毋濫的擇偶觀。”李碧影說。一個擁有本科學歷的女青年,潛意識地設定未來對象的學歷應該是碩士以上;而女碩士,還會要求婚戀對象是博士。她們希望找一個與其學歷相匹配的人士,在語言溝通、社會認知和家庭觀念方面保持一致。 

  “工作和生活的圈子很小,加上工作忙、壓力大,空閑時間很少。即使有社交圈,多半也是閉環(huán)式的。”李碧影說。 

  李碧影認為,隨著家庭觀念的淡化,很多單身青年普遍抱有寧缺毋濫的擇偶觀。她身邊就存在35歲以上大齡女青年不戀不婚族。這個年齡段即便是有戀愛機會,也是在選擇另一半上比較謹慎認真,或者表現(xiàn)得消極被動。 

  “年輕人讀完大學、碩士、博士,已經(jīng)30歲了,特別是高學歷女性,畢業(yè)時已是晚婚年齡,工作與婚戀難以兼顧。”與李碧影持不同意見的是,張力將剩男剩女的社會原因之一歸結于長期制度化的學制:“如果將現(xiàn)行12年基礎教育學制縮短為10年,那么青年人戀愛結婚的時間至少可以前置兩年。” 

  青年仍對婚姻保持憧憬 

  盡管如此,90后一代“空巢青年”仍對傳統(tǒng)的戀愛、婚姻家庭充滿憧憬。“包括80后在內(nèi)的年輕一代,即便是秉持‘佛系心態(tài)’的青年,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有著對于戀愛和婚姻的熱切渴望。”馮丹藜說,從媒體上的各種婚戀交友節(jié)目的層出不窮以及各個婚戀網(wǎng)站上注冊人數(shù)的與日俱增,不難看出當代青年對個性化選擇的積極性。 

  馮丹藜認為,電視上的婚戀交友節(jié)目和婚戀網(wǎng)站的受歡迎程度說明結婚還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或者說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普遍特征。另外,也說明科技進步給人們帶來了社交方式的變化。中國傳統(tǒng)的擇偶方式依靠親朋好友的介紹,而網(wǎng)絡平臺的出現(xiàn),拓寬了人們的交友渠道。 

  對于當下一二線城市中青年婚戀目的更加實際、更加物質(zhì)的功利化傾向,馮丹藜依然堅持認為這是個人主義和不正確的財富觀使然,讓家庭作為社會細胞的功能逐步在青年私生活中退化。 

  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影響,我國城市青年男女的交友渠道更加多元化。張力也認為,家庭形態(tài)也在產(chǎn)生新的變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特有的一套傳統(tǒng)婚姻家庭觀念,一直被外來的婚姻家庭觀沖擊著,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丁克家庭’和‘不婚家庭’等很多新形態(tài)的婚姻和家庭。” 

  進一步提升婚戀教育效果 

  事實上,國務院于2017年4月印發(fā)的《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已將婚戀教育納入了高校教育體系,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 

  規(guī)劃中提到,促進青年更好成長、更快發(fā)展,是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工程。要幫助青年樹立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念;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我們應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指導大學生培育正確的婚戀觀。”張力表示,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局部效果已經(jīng)顯現(xiàn)。教育部門應繼續(xù)研究青年心理上容易接納的價值觀引導,這更需要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共同參與和引導。 

  馮丹藜建議,應該支持開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動,重點做好大齡未婚青年等群體的婚姻服務工作。規(guī)范已有的社會化青年交友信息平臺,尤其是規(guī)范誠信度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臺。 

  “如果政府能夠出臺更多的支持婚姻家庭的政策,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幫助青年調(diào)整心態(tài),我覺得他們的婚戀觀和家庭觀自然也會發(fā)生變化,婚姻和家庭會變得更為純粹。”李碧影說。 

責任編輯:張博
 
赤壁市| 赌场| 百家乐官网补牌规律| 十六浦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官网哪家信誉最好| 老k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的路怎样看| 网上百家乐群的微博| 网上现金博彩网| 百家乐出千技巧| 百家乐中的小路怎样| 百家乐视频软件| 怎样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博机怎么玩| 百家乐官网投注方法| 百家乐官网娱乐天上人间| 金臂百家乐官网开户送彩金| 禹州市| 百家乐官网什么叫缆| 百家乐官网辅助工具| 广州百家乐官网酒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百家乐官网如何睇路| 澳门百家乐的故事| 海燕百家乐官网论| 百家乐官网打印机破解| 网上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城优惠活动| 青神县| 求购百家乐程序| 六合彩玄机| 百威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十六浦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免费百家乐官网倍投软件| 大发888开户大发娱乐权威吗| 百人百家乐官网软件供应| 送现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路纸表格| 大发888 备用6222.co| 澳门百家乐官网走势图怎么看| 如何玩百家乐游戏|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