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3日電(人民政協報記者 包松婭)“過去的幾年,中國傳統文化進校園如火如荼,我們也一直在助推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書法能進校園,孩子們凝神靜氣提筆寫字的姿態非常令人感動。”全國政協委員張繼是著名書法家,多年來,他一直在大力提倡中國書法教育。在書法世界里領略到傳統文化高深博大的張繼,特別呼吁互聯網時代下的“低頭族”們,能放下手機,拿起毛筆,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自2011年教育部將書法納入中小學課程以來,書法教育已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暴露出書法教師嚴重缺乏、教師隊伍極不穩定、教師水平懸殊很大、課程設置有名無實等突出問題。
對于反映集中的師資問題,張繼建議全國各類師范院校創造條件,引進人才,積極申報書法學本科專業,培養更多的中小學書法師資。“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要出臺政策切實解決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編制問題,以便優秀的書法專業畢業生能夠順利進入中小學任教。”
在書法教育中,書法高等教育可以說培養的是孩子們的書法啟蒙老師。“但目前,全國高等院校書法教育的狀況是:教學大綱、培養方案、開設課程沒有統一要求,有的側重于文化素質,有的側重于實踐技法。”對于高等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張繼認為,本科階段學生應重點掌握書法專業比較共性的相關知識與技巧能力,教育管理部門應盡快組織有關專家制定全國高校書法專業本科階段教學大綱,統一規范培養方案,同時留出一定空間以照顧不同類型院校的辦學特色及資源優勢。
“書法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及人才培養,師資是關鍵,是決定因素。目前全國高等院校書法專業教學點的師資力量、科研能力、教學成果和教師創作水平很不平衡。”在對一些書法高等教育學科進行過調研后,張繼發現,一些資深的名校及具有比較成熟教學體系的院校遠遠走在前面,而有的院校則顧此失彼或因人設課,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隨意性。
“好師傅”是帶出“好徒弟”的關鍵所在,張繼建議,為了克服和解決高等院校書法專業教師欠缺和教學局限性問題,除爭取國家給予重視并充實在編教師隊伍外,應適當加大開門辦學力度,各高校之間資源可整合與共享。同時,重視社會上專家及高水平書法創作、展覽資源的引進和利用,更有利于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優秀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