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3日電(人民政協報記者 王菡娟)“我兒子期末考試成績第一名,問他想要什么禮物?他說要買個關羽。”趙瑞峰委員說,“我當時就愣住了,關羽?我上哪給你買關羽啊?”
后來,趙瑞峰才知道“關羽”是《王者榮耀》中的人物,游戲中還有李白、趙云、孫悟空、墨子、莊周、狄仁杰、貂蟬等耳熟能詳的人物,在游戲中不僅能穿越時空一起“混戰”,而且所有人物與歷史記載的人物經歷并無關系。“以前聽侯寶林的相聲《關公戰秦瓊》,大家都覺得故事中的情節很荒謬,可這不就是翻版的《關公戰秦瓊》嗎?這對青少年真的沒有影響嗎?” 趙瑞峰說。
根據騰訊瀏覽指數平臺上的《王者榮耀》玩家年齡分布,11歲至20歲的玩家比例高達54%。值得關注的是,游戲中的歷史常識等內容設計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玩家的認知。
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老師問小學生李白是誰?小學生回答:刺客!又問:韓信是誰?回答:神偷韓跳跳。“青少年正處于成長和學知識的關鍵時期,讓游戲先入為主,形成了對歷史人物的角色定位,會對真正的歷史產生錯誤的認知。” 趙瑞峰說。
在趙瑞峰看來,歷史人物不能隨意的篡改和戲說,應尊重歷史,尊重文化,以免讓我們的文化發展迷失方向和目標。對于13歲的兒子癡迷于《王者榮耀》,趙瑞峰頗感無奈,“這是一個很龐大的產業,完全限制青少年接觸游戲大概也不現實。”
“既然不能‘堵’,那么能不能因勢利導,加強對游戲產業監管的同時,在游戲中加點‘文化大餐’,使游戲和正確的歷史、地理等科普知識相融合,寓教于樂,讓游戲更具有教育意義。”趙瑞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