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楊月 實習記者 石倩穎)“鳥兒回來了、麋鹿回來了、江豚回來了!”這是3月8日湖南代表團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談到洞庭湖生態治理進程的問題時說道的。“最近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生態發生了很大變化,看到這個景象,我們由衷欣慰。”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左二)發言中。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杜家毫表示,曾幾何時,洞庭湖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長期以來,我們干部也好、群眾也好,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觀念。當然這在農耕時代沒有錯。但是到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以后,如果還是停留在過去的認識上,最后帶來的就是生態環境的損害。”
杜家毫舉例,“我們曾在洞庭湖發展漁業,大量的網箱養殖、投餌投肥污染了湖水;也有一段時間,為了發展造紙業,我們引進了歐美黑楊,因為這種樹吸水能力強,造成植物單一性,破壞了大量的濕地,對洞庭湖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還有些企業覺得洞庭湖的沙子很好,一時間上千艘采砂船都來洞庭湖采砂,結果在洞庭湖北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沙石交易市場,有一段時間我去看了之后簡直就是千帆競發,有點像三國演義中的赤壁大戰,大量無序的采砂行為嚴重破壞了洞庭湖的生態環境……”
杜家毫坦言,洞庭湖曾出現大量生態問題,導致洞庭湖地區的不少老百姓都是依靠打井才能喝到干凈的水。“這種以掠奪式的、破壞環境的方法讓我們意識到,這條路不能再走下去了。這樣走下去的結果不是‘靠水吃水’,而是‘靠水沒水喝’。”他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中央提出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下,我們湖南省委省政府要堅決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 杜家毫介紹,洞庭湖集中治理行動把電視電話會議從省里一直開到村一級,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讓大家共同感覺到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湖區各級黨委政府的職責,也是每一個在湖區老百姓的職責。
由此,湖南省委省政府下令,大規模清理網箱養魚,對原來四五百個采砂碼頭全面整頓,近8萬畝的歐美黑楊在3個月內全部砍掉,回歸濕地。杜家毫說,“原有的紙漿廠,該關閉的關閉,該技術改造的改造,洞庭湖生態環境在三個月內有了很大改變。”
“當然,我們進行的這樣一場治理行動也付出了代價。”杜家毫介紹,一部分以采砂為業的企業利益受到了影響,一些被關閉的紙漿廠也會造成一些職工下崗。對此,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湖區的黨委政府都在群策群力,開辟了很多新的就業渠道,比如進一步優化種植業,調整種植業的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產品。
“我們也在發展一些既能安置勞動力,又沒有污染的企業。同時對于一些政府曾經同意或鼓勵的企業,我們也給予了一些適當的補償。政府還是要講信用,既然過去我們同意了,現在我們按照生態建設的要求,給予一定的補償。所有這些工作目前都在有序進行。”他說。
面向未來,杜家毫自信地說:“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洞庭湖的生態治理,我們湖區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是支持的、高興的。雖然給一部分群眾的就業等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們一定會妥善處理,貫徹好、落實好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還洞庭湖一湖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