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王秀麗 實習生 支慧媛) 青少年時期是生命發展的黃金時期,是人生發展的加速期。這段時期的青少年,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他們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果教育、引導不當,很容易導致使青少年在社會化中出現一些偏離行為。正確處理好青少年成長中的各項心理問題,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巨大作用,大家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類似南陽市婦聯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麗水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初心客廳等相關心理機構或網絡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為出現心理障礙的青少年提供陪伴、傾訴和心理疏導的服務,無論是家長、老師、學校、社會都在如何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青少年真正快樂成長,快樂學習而共同努力著。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河南省委會副主委、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馬珺非常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她建議將心理咨詢納入政府公共服務,廣泛整合社會資源推進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并建立科學合理、覆蓋全面的心理咨詢服務中心。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河南省委會副主委、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馬珺。實習生 支慧媛 攝
馬珺指出,青少年時期又是青少年自我社會化發展的時期,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為了追求自我夢想的實現,甚至會為了反抗而反抗,由此進入叛逆期,引發和父母長輩間的爭執,甚至出現一般性社會偏離、違章偏離行為、輕度違法行為或違法犯罪行為。為此馬珺認為,只有家長、老師、學校、社會全面合作,通力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才能使青少年真正快樂成長和學習。
馬珺強調,在多部門的倡導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為了給出現心理障礙的青少年提供陪伴、傾訴和心理疏導的服務并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馬珺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要將心理咨詢納入政府公共服務,在學校開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其次要廣泛整合社會資源推進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進一步提升廣大家庭的責任意識和教育意識。同時家長應積極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出現問題時,能主動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給孩子提供幫助。最后建立科學合理覆蓋全面的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并將其納入校園醫保體系,實現心理咨詢從社區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從社會到網絡世界的全覆蓋。在學校醫療服務體系內,將心理服務、心理治療、心理咨詢作為學生的醫療服務內容等同對待。